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米芾书法艺术及其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09:01

  本文关键词:米芾书法艺术及其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书法艺术以它独特的表达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出了历史的演变过程。在我国的北宋时期出现的书法家群体,,对于我国的书法发展史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而在所有北宋的书法家当中最被人称道的,当属“宋四家”。米芾是他们其中之一。米芾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代宗师,米芾的书法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北宋时期,当文同、苏轼等人的"文人画"派风靡于中国画坛的时候,米芾和他的儿子突然崛起,创立了前所未有的山水画派,也就是所谓的"米家云山",他们的特色风貌震惊了当时画坛。米芾他不仅仅是自立新派的画家,并且还是独树一帜的大书法家。米芾的书法造诣高深,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被历代学书者所推崇。在我国的历代书法家之中,米芾是一位具有非常特殊性格的人物。他的书法作品妙趣横生,米芾的不少书法作品正是他放荡不羁个性形象的反映。中国古代大多优秀的艺术家们大都本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方法,特别注重自身的修养与自我的完善,来追求高尚的情操,哪怕只是孤芳自赏也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但是米芾跟他们一点也不相同,米芾不仅仅追求内在品质的高洁,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儒雅,米芾留给后世很多书家以丰富的经验。本论文是在前辈们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他的出身、性格、所处环境以及书学思想方面、在搜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展开研究。目的在于从米芾书法中发现更多对当代书法创作有启发意义的东西。
【关键词】:书法 宋四家 米芾 文化遗产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
  • 一、 米芾生平及其所处的背景6-11
  • 1、 米芾的生平及其性格6-7
  • 2、 北宋的政治环境及其文化氛围7-8
  • 3、 宋“尚意”笼罩下的北宋书法8-11
  • 二、 米芾书法的特点及其书法审美思想11-21
  • 1、 米芾和“宋四家”11-13
  • 2、 米芾书法作品略述13-18
  • 3、 米芾的书法思想18-21
  • 三、 米芾的成就及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21-23
  • 结语23-24
  • 参考文献24-25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5-26
  • 致谢2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张崇琛;;中西交通视野下的《聊斋》狐狸精形象——从《聊斋》中狐狸精的“籍贯”说起[J];蒲松龄研究;2008年03期

3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4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鲍恒;词体与词体学略论——词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8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9 王柯;《三国志》语词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陈晓春;;沫若《女神》与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建构的一种模式[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8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9 黄培清;;从《红楼梦》诗歌的翻译看译诗三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梁青;;《新撰万叶集》中和歌与汉诗的对应——以主题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s

本文编号:314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14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a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