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书风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末民初书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清末民初这个阶段,虽然表面上是属于两个朝代,但是从书法的角度讲,是一个发展的整体。清末民初的书法又同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书法不一样,不是一个形象,一种声音可以代表,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象。换句话说,由清末向民初的过渡,是一个历史性的朝代更替,所以处在这个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不管精神上还是心理上都经历了未曾有过的磨练,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末民初的书坛亦同其他领域一样面临着来自不同方向的考研。 书法作为一种文化,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整个朝代或者是社会密切相关的。清末民初,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使得中国对自己以往老大的形象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不仅仅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尤其是文化领域,包括佛学、经学、地理学、诸子之学知识界的变迁,这对清末民初的书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正是此时的书法在这个交替的过程中显得格外的丰富多彩。 她的丰富多彩,不仅仅是指书家的众多,而是一个现象的描述,书法风格即书风的多种多样。书法的时代风格、地域风格及个人风格虽有差异,但是前后也有承传关系。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其特定的时代风格、地域风格及个人风格总有相近或相似的一面。研究书法的风格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特点,,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全面的认识。书法风格的形成,除了字体演变的客观因素外,社会的哲学思潮及个人的审美思想占主导作用,而一定的社会哲学思潮又从不同的角度对个人的审美思想产生种种影响。研究清末民初书风的工作,除了使我们对清末民初书风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之外,且使清末民初书坛的状态更系统。 全文对清末民初书风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一共分为六部分。首先是对论文前的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清末民初的时限、书风的定义、碑帖概念的确定、清末民初书风研究的现状及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其次是介绍清末民初的大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然后是本文的研究方法、清末书坛的综述,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清末民初书风的总结及形成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清末民初 书风 审美 碑帖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2
- 1.1 清末民初的时限8
- 1.2 书风的定义8-10
- 1.3 碑帖概念的界定10
- 1.4 清末民初书风研究状态综述10-11
- 1.5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1-12
- 2 清末民初大背景12-14
- 3 清末民初书风研究的方法14-16
- 4 清末民初书坛综述16-18
- 5 清末民初书风概括18-36
- 5.1 取法南北朝碑版墓志(由帖向碑的转化)18-20
- 5.2 清末时期碑帖相融、纳碑入帖、以帖补碑(碑帖结合)20-25
- 5.3 新出土的帖学材料对碑学的补充(由甲骨文、简版、残纸文书等材料对碑学的补充)25-26
- 5.4 取法字与印的结合26-28
- 5.5 民国时期的碑帖结合28-31
- 5.6 少数书家谨守帖派旧法(由碑向帖)31-36
- 6 清末民初书风多变的内在原因36-38
- 6.1 学术思潮36
- 6.2 宗教传播36-38
- 结语38-40
- 致谢40-42
- 参考文献42-44
- 附录44-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磊;;书风画笔更卓然——记河北青年画家谷成席先生[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6期
2 沈维进;沈红叶;;王羲之行书技法解析(四十二)[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1年06期
3 李守信;;雄强劲健的《颜勤礼碑》[J];金秋;2011年12期
4 余巨力;;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书法[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年06期
5 张国宏;;王z@祥书法鉴赏[J];秘书;2011年06期
6 阎文水;魏停;;苍劲古朴照襟怀[J];新晋商;2011年05期
7 ;当代书坛流行“伪二王”?[J];中国书画;2011年08期
8 李凌;;从“颠张醉素”书风管窥盛唐狂草美学特征[J];山花;2011年18期
9 亦桐;;经典风韵 传承不息——品味中国传统文化专业[J];第二课堂(高中);2011年04期
10 宋斌;;鲜于枢“复古”书法思想解读[J];飞天;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福善;;宋钱的版别和对钱[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C];2002年
2 孟云飞;;流行书风浅议[A];北京三希堂艺术院艺术家文集[C];2007年
3 佟培基;;试论李白书风[A];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C];1995年
4 阎福善;;宋钱的版别和对钱[A];西安钱币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5 叶鹏飞;;浪漫主义书风的绝响——傅山书法之意义[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蔡栋;;楚调自歌 风神超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李会;;浅谈如何创造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谢柳青;;书家毛泽东[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9 由兴波;;论黄庭坚晚年词、诗、书创作的互补[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三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简介[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
本文编号:452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52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