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八十七神仙卷》的线条美
发布时间:2017-06-24 19:07
本文关键词:论《八十七神仙卷》的线条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线造型"是中国书画艺术的共同特征,也是"书画同源"艺术思想的具体体现。线条是书画艺术的主要造型手段,是从客观物象中提取出来的高度抽象的精神符号,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以书入画""以形写神"的用笔方法是《八十七神仙卷》的重要表现形式,从实践上实现了"书画同源"这一艺术理论。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工笔重彩研究所;
【关键词】: 以书入画 线条 笔法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随着文字的演变和书法艺术的独立发展,中国画的线条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早在原始彩陶和先秦金银器皿上就出现了绘画线条的雏形。甲骨文、金文把象形的图画模拟,逐渐变为纯粹化的抽象的线条和结构,开创了中国书法艺术独立发展的道路。战国时期的帛画已能用流畅的线条表达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红之;;八十七神仙卷[J];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06年12期
2 张帮俊;;倾注悲鸿生命的《八十七神仙卷》[J];当代人;2012年12期
3 李钟录;;《八十七神仙卷》构图分析[J];美苑;1984年02期
4 ;2.4公斤999白银雕《八十七神仙卷》震惊问世[J];报林;2008年06期
5 卢祥耀;胡阿寿和他的越塑《八十七神仙卷》[J];文化交流;2001年04期
6 董红普;;色彩斑斓的白描音乐《八十七神仙卷》[J];艺术评论;2009年07期
7 ;徐悲鸿与《八十七神仙卷》[J];书画艺术;2003年03期
8 ;悲鸿舍身换“群仙” 静文捐宝传佳话——中国古代白描绘画冠世巨作《八十七神仙卷》劫后余生始末[J];东方收藏;2011年06期
9 李晶晶;;徐悲鸿和《八十七神仙卷》[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9年09期
10 刘广平;程晓东;张忠平;;《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仗图》中的线描比较[J];黄山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脱俗·忘我·传神[N];中国文化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以品;逍遥问津[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八十七神仙卷》的线条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9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79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