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论晚明草书的缺失

发布时间:2017-06-29 17:23

  本文关键词:论晚明草书的缺失,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明代书法继宋元之余绪,崇尚帖学,擅长行草的书家很多。就行草书家的数量来看,明代在中国书法史上是很突出的。有这样规模的行草书家群体,到晚明时期本应涌现出很多成功的书家,但却只有董其昌、王铎、傅山、黄道周等屈指可数的几位,他们之外的晚明行草书家,虽然规模庞大,但在整体书法水平上并不尽如人意,草书线条表现较为直白,缺乏内在的骨力和内蕴。在晚明的草书作品中,缺少骨力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晚明草书艺术的整体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晚明时期;帖学;刻帖;中国书法史;赵宦光;古质;篆隶;书学;临习;复古思潮;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明代书法继宋元之余绪,崇尚帖学,擅长行草的书家很多。就行草书家的数量来看,明代在中国书法史上是很突出的。有这样规模的行草书家群体,到晚明时期本应涌现出很多成功的书家,但却只有董其昌、王铎、傅山、黄道周等屈指可数的几位,他们之外的晚明行草书家,虽然规模庞大,但在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丽叶;;中国士大夫的“优良设计”——通过《长物志》看中国晚明时期的物质文化传统[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4期

2 解荣昌;;浅析晚明青花山水兴盛的原因[J];景德镇陶瓷;2007年01期

3 王荣敏;;晚明尚“奇”审美风尚与文人篆刻的残崩之美[J];书法赏评;2008年03期

4 王莹;王屹;;晚明景德镇民窑瓷器的艺术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年05期

5 蓝方;;晚明时期书画润格的演变[J];艺术市场;2011年12期

6 范美俊;;晚明书画转型与社会生活场景[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范美俊;;晚明书法转型与中国早期近代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吴鹏;;论晚明书法的文化转向[J];文艺研究;2008年03期

9 黄朋;;楚调自歌 不谬风雅——浅析陈洪绶的书法艺术[J];上海文博论丛;2008年04期

10 王洪伟;;王维雪景山水在晚明时期画学史意义探析[J];美术大观;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鹏飞;;浪漫主义书风的绝响——傅山书法之意义[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禾田;晚明书法春拍升温[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书评人 刘辉;傅山的世界:17世纪中国文明框架的切入点[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鹏;晚明士人生活中的书法世界[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詹凯;曲成而不遗[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从董其昌看晚明中国文人画笔墨语言的审美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解荣昌;晚明青花山水兴盛原因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3 黄倩;论市井文化在晚明福建版书籍装帧中的演绎[D];扬州大学;2013年

4 席丹妮;静观与探寻[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5 朱桂明;从掌指之法到肘腕之法:运笔方法的转换与晚明书风的丕变[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6 王文广;晚明艺术设计“世俗之风”论析[D];苏州大学;2007年

7 吕金光;论晚明审美风尚与表现主义书风的形成[D];四川大学;2007年

8 张剑勋;王铎行书立轴艺术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史正浩;明代墨谱《程氏墨苑》图像传播的过程与启示[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10 吴耀明;董其昌的生平和家世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晚明草书的缺失,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8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98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d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