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法审美参照系初论
本文关键词:传统书法审美参照系初论
更多相关文章: 楷模 社会功利性 社会公共意义 审美参照系 输入式 自选式
【摘要】:书法审美参照系问题牵涉极广,本文只是在书法史范围内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立论。它包括:楷模的形成与审美参照系的确立,从书家个性到因仿效而成为社会化楷模。再到其放大而具备社会的公共意义,以种种因素的叠加而最终成为正宗大统。其中国家、社会、文化、时尚、个性、伦理道德、观念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使审美参照系的选择又有不同表现和意义,错综复杂、色彩纷呈,极具史学和理论价值。对书法研究的学术思维与研究方法而言,审美参照系的提出是一种全新而有开拓性的尝试。对传统书法批评书面表达的审美参照系问题,将另文详述,可以并观,以见全豹。
【关键词】: 楷模 社会功利性 社会公共意义 审美参照系 输入式 自选式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古人在进行书法审美与批评表达时,依据是什么?或者说他们所持的标准、理想的艺术境界是什么?何以是此而非彼?实际上,古人的书法审美与批评大都是直陈所得,言简而意周,很少详细说明原委,但不影响交流和传承。这是因为,书法群体的立场和价值观、经验会使那些隐含在背后的依据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闭理书;关于书法审美的一般规律与要求[J];广西师院学报;2000年04期
2 纵晓林;书法审美略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韩盼山;投射·移情·联想——书法审美三题[J];书画艺术;2004年01期
4 吕文明;;浅议为什么要进行书法审美[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1期
5 陈龙国;;中介思维与书法审美[J];民族艺术;2008年01期
6 莫小不;;电子时代与书法审美[J];美育学刊;2012年04期
7 林阳;;书法审美,当随时代[J];美术向导;2012年04期
8 高天兵;;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书法审美转型[J];剧作家;2009年05期
9 林阳;;书法审美当随时代[J];中国钢笔书法;2013年05期
10 黄映恺;;书法审美规范略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阳;书法审美当随时代[N];光明日报;2013年
2 张文鹏;键盘时代的书法审美[N];人民日报;2013年
3 阚爱萍邋郭继明;书法审美基本问题刍议[N];美术报;2008年
4 林阳;书法审美 当随时代[N];金融时报;2013年
5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林阳;普及书法审美乃当务之急[N];中国文化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明慧;文化性是未来书法审美的内核[N];中国改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梅学味;书法审美经验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笑冬;书法审美与格式塔心理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范作升;张怀t厥榉ㄉ竺浪枷胙芯縖D];山东大学;2014年
3 李跃平;建水陶“残帖”装饰及“残破”审美趣味的形成[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传统书法审美参照系初论
更多相关文章: 楷模 社会功利性 社会公共意义 审美参照系 输入式 自选式
,
本文编号:511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511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