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帖学与碑学之外的视觉革命:画学书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09:22

  本文关键词:帖学与碑学之外的视觉革命:画学书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画学书法 以画入书 视觉革命 碑帖书法


【摘要】:长久以来,书法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共识,认为在中国书法三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无外乎有着两种倾向与脉络,即尊尚法帖墨迹的“帖学系统”和推崇碑版刻石的“碑学系统”。前者以钟张二王为旨归,又在宋代刻帖的风气下发扬光大;后者则以秦汉魏晋钟鼎文字为依托,并假清代金石书法家之手卷起风浪。两者如双峰并峙,统治着千年来的中国书坛,即便偶有一些书法家出格创新,也终究难逃“帖学”与“碑学”筑起的高墙巨篱。好在近年来,学界涌现出一股研究近现代“画家书法”的热潮,使人感到一缕于碑帖书法外的清新之气。之所以有这样的热潮,皆因部分的画家“以画入书”的实践,创造出了与传统碑帖书法迥异的情趣。只是笔者以为“画家书法”是无法准确涵盖这一群体的书法特色乃至他们的历史价值的,故而以“画学书法”之名取代定义模糊粗泛的“画家书法。”所谓“画学书法”,即是将绘画中的笔墨观念和造型技巧等渗透到书法的创作中,有别于传统“书家书法”的概念,又与学者熟知的“画家书法”在源流上和“以画入书”的深入程度上迥然有别。同时,“画学书法”并不颠覆传统书法的守则,甚至对于艺术家的绘画水平也有着不同一般的要求。总体而言,“画学书法”的理念早在宋代就由苏轼、米芾等人倡导过,但仅仅是理念的先行一步,直到明末清初和清中期才于实践中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并在20世纪达到其峰巅。笔者以为20世纪“画学书法”的成就已然在“碑学书法”与“帖学书法”之外开辟出了独特的“画学体系”,堪称书法视觉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故而本文在分析“画学书法”形成的动因,阐述其形态特征、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的同时,还要讨论它和“帖学书法”、“碑学书法”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究它是如何在学习和融合碑帖的过程中走出自己的道路的。
【关键词】:画学书法 以画入书 视觉革命 碑帖书法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28
  • 1.1 课题的来源10-15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5-17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17-26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6-28
  • 第二章 画学书法的相关阐释28-58
  • 2.1 书画同源问题的概述28-35
  • 2.2 画学书法和画家书法的区别35-40
  • 2.3 画学书法的法度问题——以沈尹默“书家和善书者”说为例40-46
  • 2.4 画学书法的传播和教育功能46-50
  • 2.5 理念先行:明末清初之前“以画入书”的尝试50-58
  • 第三章 明末清初:画学书法的滥觞58-76
  • 3.1 缘起58-64
  • 3.2 明末清初画学书法的实践及其价值64-76
  • 第四章 清中期:画学书法的繁荣76-89
  • 4.1 缘起76-81
  • 4.2 清中期画学书法的实践及其价值81-89
  • 第五章 20世纪:画学书法的峰巅89-176
  • 5.1 缘起89-100
  • 5.2 20世纪画学书法的实践及其价值100-144
  • 5.2.1 上海100-118
  • 5.2.2 江浙皖118-131
  • 5.2.3 京津131-137
  • 5.2.4 岭南137-142
  • 5.2.5 其他地区142-144
  • 5.3 20世纪画学书法的技法分析144-176
  • 5.3.1 笔法(线条)144-150
  • 5.3.2 字法(结体)150-155
  • 5.3.3 章法(布局)155-163
  • 5.3.4 墨法163-169
  • 5.3.5 题款169-176
  • 第六章 画学书法的比较性研究176-192
  • 6.1 “以画入书”和“以书入画”的比较176-179
  • 6.2 不同时期画学书法的比较179-182
  • 6.3 不同地域画学书法的比较182-187
  • 6.4 区别于碑帖书法,,画学书法的价值所在187-192
  • 第七章 结论192-195
  • 参考文献195-200
  • 附录200-209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209-210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210-211
  • 致谢211-213


本文编号:608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608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6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