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沈曾植书法艺术思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00:32

  本文关键词:沈曾植书法艺术思辨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沈曾植 书法艺术 思辨性 研究


【摘要】: 沈曾植是清末民初时期碑帖结合的最具代表性书家之一,他学人治书,碑帖结合,自觉思变,兼容并蓄,汇通古今,复兴草书,独树一帜,是当代书法之先驱。沈曾植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书法的创作与实践,都体现出难得的思辨性。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看,思辨性是我们学习与研究书法所必备的,有了思辨的方法,我们才能批判地继承传统,宽博地吸纳众长,从而推进当代书法的创新与发展。随着书法的实用性渐弱而逐步走向纯艺术,当今书法文化底蕴渐薄,人文传统渐远,多技法层面,少才情智识的窘境日现。本文旨在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对沈曾植书法艺术思辨性进行研究并能获得有益于当代书法发展的一点启示。
【关键词】:沈曾植 书法艺术 思辨性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1
  • 1. 选题研究的对象和目的9
  • 2. 思辨的哲学方法论内涵9-10
  • 3. 从思辨的哲学方法论角度研究沈曾植书法艺术10-11
  • 第一章 沈曾植对传统文化的思辨性继承及与书法艺术的关系11-20
  • 1.1 沈曾植的生平与书法渊源11-12
  • 1.2 对传统文化的思辨性继承12-16
  • 1.2.1 冶新旧思想于一炉12-13
  • 1.2.2 佛教与佛学问题13-14
  • 1.2.3 拓展论书新视角,,提升书艺新境界14-16
  • 1.3 传统的人格理想和沉郁雄宕的悲怆书风16-17
  • 1.3.1 坚执传统的人格理想16
  • 1.3.2 沉郁雄宕的悲怆书风16-17
  • 1.4 沈曾植于书法史意义、思想史“保守”之辨析17-20
  • 1.4.1 沈曾植于书法史意义之彰显17
  • 1.4.2 沈曾植于思想史“保守”之隐晦17-18
  • 1.4.3 沈曾植于书法史意义、思想史“保守”之辨析18-20
  • 第二章 沈曾植书法艺术的思辨性具体体现20-28
  • 2.1 自我否定——从帖学高手到融冶碑帖20-22
  • 2.1.1 帖学高手20-21
  • 2.1.2 融冶碑帖21-22
  • 2.2 思辨性在沈曾植书法观点中的显现22-25
  • 2.2.1 异体同势、古今杂形与碑帖结合22-23
  • 2.2.2 兼收并蓄的学习态度23-24
  • 2.2.3 碑帖结合的用笔方法24
  • 2.2.4 墨法的对比映衬24-25
  • 2.3 思辨性在沈曾植书法特征中的体现25-28
  • 2.3.1 内d胗胪馔氐耐骋

    本文编号:967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967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a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