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污点》中科曼·希尔克的心理探析
本文关键词:身份危机和女性表征:解读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中的主要人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0年
一个自恋者—《人性的污点》中科曼·希尔克的心理探析
王思渝
【摘要】: 菲利普?罗斯是一位至今仍活跃在美国文坛上的重要的犹太裔作家。《人性的污点》是罗斯的“美国三部曲”的完结篇。在《人性的污点》中罗斯一改往日对犹太美国人的情有独钟,描述了一个美国黑人的悲哀一生。该作品以其对美国社会问题的深度发掘和思索接连获得了福克纳小说奖,国家犹太图书奖,史密斯好书奖等。小说的背景设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新英格兰的郊外。叙述者内森?左克曼记录了一个叫希尔克的古典文学教授,在71岁那年,因为称呼两个从未在他课堂上出现的学生为“鬼魂”,而被冠上种族歧视的罪名。之后,希尔克开始和一个叫福尼亚的清洁女工产生恋情,这个女人只有三十四岁,希尔克也因此备受责难。在小说后半部分的倒叙中,希尔克真正的身份被揭示出来,他其实是个假扮犹太人的美国黑人。 小说《人性的污点》一经发行就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讨论。批评家们各抒己见,可谓众说纷纭,对小说的主题,写作技巧,体裁,和与其他小说对比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可是,很少有人对《人性的污点》中的人物的心理有所深入。本文根据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中的自恋理论,对《人性的污点》中的主人公希尔克的心路历程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更好的揭示主人公希尔克内心的痛苦煎熬及其病态成因,并以此来解释他最终的死亡之谜。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前言简要介绍了罗斯的创作特点、小说《人性的污点》的主要情节和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主要研究状况,并且概括了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希尔克的自恋主义特点,以证明他是个具有自恋人格的人。第二章解释了希尔克的自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个对希尔克死亡之谜的心理解读,阐述了其在自恋人格的压力下最终选择自杀。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本文的观点:《人性的污点》的主人公希尔克是一个自恋者,这种病态心理是社会、家庭、自我等诸多方面造成的,正是他这种自恋心理导致了希尔克最终的毁灭。他的心路历程和他的结局发人深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315.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阴华磊;《人性的污秽》中的创伤[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韵韵;;人性的可能性——知识考古学视野下的《人性污点》[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2 袁雪生;;身份隐喻背后的生存悖论——读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秽》[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艳钰;走向后现代文化多元主义:从罗思和里德看美国犹太、黑人文学的新趋向[D];厦门大学;2001年
2 林莉;论菲利普·罗思后期小说的历史解读与文学话语[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静;一部美国悲剧[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何朝辉;身份危机和女性表征:解读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中的主要人物[D];厦门大学;2008年
3 裴水妹;解构美国个人主义的宏大叙事:对《人性的污秽》的文化解读[D];厦门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宏;董粤章;;习语演进的认知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廖莹莹;冯峥峥;;大学生网名的生成方式及心理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3 李昊宇;;菲利普·罗斯小说《人性的污秽》中的身份危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4 殷磊;;身份和心灵的污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5 马萍;;夹缝中的生存——《古船》中隋抱朴形象的人格解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江腊生;;“个人化”写作与市场消费[J];北方论丛;2009年03期
7 郑珍珍;;病态的自我心理防御——探析《厄舍古屋的倒塌》主人公的毁灭[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8 莫珊珊;含笑的罂粟——尹雪艳和王熙凤形象之比较[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2期
9 张金兴;;新时期文学中“乳房”意象的多重内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王妍;王磊平;;梦魂惯得无拘检 醒来犹是惆怅情——关于《秦风·兼葭》梦境主题的解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清芳;李成蹊;;浅论体育精神的渊源与现实意义[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2 徐书林;;对道拉起源故事中“通过仪式”的分析[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敬南菲;出路,,还是幻象:从《应许之地》、《店员》、《美国牧歌》看犹太人的美国梦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孟宪华;追寻、僭越与迷失[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5 隋红升;身份的危机与建构[D];浙江大学;2010年
6 俞佩淋;作为症候的“文革”记忆书写[D];浙江大学;2011年
7 唐文;权力·死亡·荒诞[D];山东大学;2011年
8 赵秀红;对命运的超验反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耿潇;安东尼·特罗洛普小说世界中的欲望主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超;美国“肯定性行动”中黑人就业政策研究(1965-2000)[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霞;弗洛伊德人学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丽娜;当冲突遭遇种族:美国电影《撞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5 谌凤;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职业认同中的应用与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孙秀娜;《风暴眼》女主人公的心理分析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敏;《从同性恋的亚文化角度解读美国酷儿电影的演变历程》[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8 谢春平;惩罚与拯救[D];南昌大学;2010年
9 黄新川;《人性的污点》之悲剧主题解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蒋华;生命意义的张扬与存在的拯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朝辉;身份危机和女性表征:解读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中的主要人物[D];厦门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海燕;刍议菲利普·罗斯作品中人物的两面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金明;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色彩[J];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01期
3 黄晖;;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理论剖析[J];法国研究;2006年02期
4 刘静;;心灵的猎手——非传统的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J];科技信息;2006年01期
5 杨仁敬;论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嬗变[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6 郝庆军;作为研究方法的知识考古学[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7 袁雪生;;身份隐喻背后的生存悖论——读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秽》[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棣;在诗歌或镜子的深处[J];南方文坛;1999年03期
2 陈国军;《小青传》的悲剧色彩及其文化心理嬗变[J];武警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罗婷;克里斯特瓦的自恋新诠释及文学隐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高益红;;泰门的自恋——弗洛伊德视角解读《雅典的泰门》[J];考试周刊;2008年01期
5 罗维斯;曾庆熹;;我们都是水仙子——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的群体自恋[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7期
6 叶结英;;夏娃的梦魇——论斯妤小说中的女性自我认同[J];肇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凌敏,倪祥妍;坚韧而脆弱的人性之路──论冯至20年代的诗歌[J];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8 黎学文;冷眼看知青[J];书屋;2002年02期
9 施依秀;请告诉我黑暗的尽头——从私人视角解读安妮宝贝的女性写作[J];博览群书;2004年03期
10 何艳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英雄主义”[J];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人格心理专题报告[A];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杨倩;李建伟;张康德;;自恋的心理结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付景素;;自恋的心理学解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艳丽;;论青少年假想观众、个人神话观念与自恋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夏可君;;暗冷而优雅的语调:阿毛诗歌的姿态[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弱水;;葛水平印象[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7 徐向东;;自卑、自恋、自私与人际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红云;;自恋的精神之旅[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汤吉夫;;老故事 新阐释——评《猛虎》[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10 江腊生;;反抗·自恋·消费——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的阐释[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1)[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心理医生 施琪嘉;[N];北京科技报;2006年
2 张立国;[N];团结报;2001年
3 刘火;[N];学习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郑逸文 陈熙涵;[N];文汇报;2002年
5 陈虹;[N];北京科技报;2006年
6 肖鹰;[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尹昌龙;[N];深圳商报;2003年
8 米若尘;[N];电脑报;2005年
9 章剑和;[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10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赵晨滨;[N];健康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缪丽芳;文艺创作中的自恋心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陈夜雨;诺曼·梅勒:美国当代文学的思想苦寻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孙畅;真实的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梁钫;贫乏之中的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刘肖岑;青少年自我提升的发展及其与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敬南菲;出路,还是幻象:从《应许之地》、《店员》、《美国牧歌》看犹太人的美国梦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启君;汤姆·沃尔夫小说世界中权力格局变迁下的个人地位追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李霄垅;论唐.德里罗小说中的恐怖主义病理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薛春霞;论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美国化的犹太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思渝;一个自恋者—《人性的污点》中科曼·希尔克的心理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璐;大学生隐性自恋及其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敖天侠;初中生自恋类型及其对注意偏向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4 赵蕊;状态自恋与攻击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亚莉;教育如何面对自恋的人?[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翟云彦;高中生隐性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孙财;道歉对宽恕的影响:后果严重性与自恋的调节作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吕莹;大学生自恋、自尊和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许欢欢;字体大小对自恋者内隐态度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吴芸杉;少数民族大学生防御机制与自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身份危机和女性表征:解读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中的主要人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9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15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