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评《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发布时间:2016-11-17 15:37

  本文关键词:一本优秀的文学评论教材——评《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文学评论写作”在大学中文系里常常只是作为文学理论课的一个小分支,教学中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而少有对学生的实践训练设计。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相继开设了“文学鉴赏”、“文学批评实践”等选修课,先后有不同版本的文学评论教材问世,但这些教材大多仍然偏重于理论的演绎和解说。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中文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更应强

第 2 6卷第 3期 21 0 0年 6月

德州学院学报 Jo r a fDe h u Un v r iy u n lo z o ie st

V0 . 6, . 1 2 No 3

Ji ., 0 0 t n 2 1

本优秀的文学评论教材 评《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文 周卫华 (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 2 0 1 )山 50 4

“学评论写作”文在大学中文系里常常只是作为文学理论课的一个小分支,教学中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而少有对学生的实践训练设计。近年来,内国 众多高校相继开设了“文学鉴赏”“学批评实践”、文 等选修课,后有不同版本的文学评论教材问世,先但这些教材大多仍然偏重于理论的演绎和解说。随着 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大

对读者有所发。第六章“学评论主体素质的培文养”评论主体提出了期待,授以鱼不如授之以对“

渔”方法与技巧再多都是外在的,从根本上提高,要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是要从加强自身文学素养还 做起,惟其如此,能形成自身鲜明的评论风格,才从 而保持批评的独立性。

“实践篇”选取了近年来国内重点高校硕士研究

众化教育,中文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更应强化他们的 动手实践能力,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周志雄主《 (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0 0年 2月版 )是针对 21就 这种情况编写的一本教材。《学评论写作实用教文

生入学考试“学评论写作”文试题。试题本身的选取 颇有代表性,文章体裁来讲,括了散文、说、从囊小诗歌三种类型,也是近年来考试中文章体裁选择的这整体取向。所选材料多是文学经典名篇,有较大的 阐释空间,同的读者都能挖掘出不同的意义。通不

程》书为“一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为著作提供了丰富的案例素材,书该依据课堂讲义为蓝本,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是一这本既注重学术性,又有很强实用性的优秀教材。 《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书分为上、、三文全中下篇,篇分别独立,相互关联。“论篇”入浅出三又理深

过对评论范文

的阅读,们可以初步了解到评论文我章的写作要求。一篇优秀的范文对初学者来说是很重要的,自古至今,仿的例子可谓是数不胜数,模王

勃模仿庾信的诗句“花与芝盖同飞,柳共春旗一落杨 色”写出了“霞与孤鹜齐飞,水共长天一色”,落秋。郭沫若的诗歌是模仿借鉴了歌德、戈尔和惠特曼泰三位大诗人的诗歌,沫若说他的创作是“看大家郭先 之作”目的是得一点“示”促进“趣”鲁迅的,暗,兴。

的语言为读者标明了理论导向;实践篇”上篇的“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会真实考场训练;欣赏篇”读体“将者带人一个更高的平台,赏观摩文学批评家的境欣界。三篇就像层层递升的梯形台,融会贯通,同作共用,以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评论与写作能力。 “论篇”了对文学评论的范畴、理除内涵、作步写骤和类型进行介绍外,编者独辟蹊径,添了“角增视举隅”主体素质培养”章,当地考虑到初学者和“两适的实际所需。在“论文本的理论视角举隅”章评一 中,层次多角度地对张洁《,不能忘记的》篇多爱是这

小说模仿了东欧的一些小说。当然,仿并不意味模着抄袭,仿是对于形式和技巧的学习,模或者是受到内容的启迪,,这对初学者来说是必经之路。 实践篇中设有“料分析”块,章的精髓要材版文

点得到简明而又透彻的提炼。其实,这里它所起在到的作用无非是一个提纲挈领的功能,夫 托尔列

斯泰和司汤达都不提倡写创作提纲,是他们主张但 记要点、笔记。这里的要点与笔记就是上面所提写

小说进行了精彩地分析,道德评价到社会问题分从 析,由原型批评到心理批评,由叙事话语分析到哲学

到的材料分析,只不过这种材料分析不是简单逻辑关系的显示,是主题、节和重点的展现,读过而情是

意蕴分析,思路的开阔性和视野所及的广度相信会

收稿日期:2 1 0 0—0 5一O 2

作者简介:周卫华 ( 9 6 )女, 18一,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

一本优秀的文学评论教材——评《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本文关键词:一本优秀的文学评论教材——评《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9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179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8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