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7-01-01 00:48

  本文关键词:当代文学:评论与翻译——王德威访谈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10年

论王德威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朱晓静  

【摘要】: 王德威是继夏志清、李欧梵之后又一个冲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海外汉学家,他涉猎广泛,阅读丰富,观点新颖,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晚清文学研究中,王德威通过分析四类小说——狭义公案小说、狎邪小说、丑怪谴责小说、科幻奇谭小说,提出了“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和“被压抑的现代性”之说,反响强烈。而同时,从晚清到五四,到新感觉派小说,到世纪末文学,到台湾的现代文学,他更重整出一条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发展谱系,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学史叙事。 王德威从政治、历史、文学的关系来探讨茅盾小说,从闹剧与煽情悲喜剧方面来解读老舍,以“批判的抒情”和“想象的乡愁”来研究沈从文,在个案研究中,他开辟了另一条研究思路。他通过三位现代文学大师来研究现实主义文学的三大主流,颇具新意。 在国内浩如烟海的张爱玲研究中,王德威从张爱玲到王安忆到港台作家的“祖师奶奶”谱系,他对港台作家的重视和文学大一统的研究方法,也会给国内研究一些启示。 王德威对两岸国家文学的思考,对红色经典的解读,对亲共、反共小说中历史与政治的思索,显示出一个海外汉学家的一种声音。他对历史怪兽性与现代性的辩证阐释,发人思考。他对历史暴力的痛斥,对作家命运的深切同情,显示着他作为一个研究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作为一个文学评论者,王德威也有一些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研究方法,包括一些评论者质疑的后现代的研究眼光,和已有评论者提出的文学谱系、比较文学的手法,还有他对女性作家的同情和关注,对文学作品中政治意识形态的敏感,对作家命运的人性化关照,等等。这也是评论者个性的体现。 王德威的优秀的研究成果和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是他留给文学研究史的最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第一章 作家个案研究10-18
  • 第一节 茅盾、老舍、沈从文11-14
  • 第二节 "祖师奶奶"张爱玲14-15
  • 第三节 研究特色与价值15-18
  • 第二章 现代性研究18-29
  • 第一节 被压抑的现代性18-22
  • 第二节 20世纪现代性谱系22-24
  • 第三节 责难与反思24-29
  • 第三章 国家文学研究29-40
  • 第一节 两岸国家文学30-33
  • 第二节 历史与怪兽33-37
  • 第三节 另一种声音37-40
  • 结语40-43
  • 参考文献43-4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婉;王德威的华语语系文学研究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宁;历史·文本·意识形态——新历史主义的文化批评和文学批评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2 王德威;香港情与爱——回归后的小说叙事与欲望[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05期

    3 季进;文学谱系·意识形态·文本解读——王德威的学术路向[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1期

    4 林分份;史学想象与诗学批评——王德威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5期

    5 王德威;许子东;陈平原;;想象中国的方法——以小说史研究为中心[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3期

    6 王德威;;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阎连科的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5期

    7 李欧梵;季进;宋洋;;身处中国话语的边缘:边缘文化意义的个人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1期

    8 李欧梵;季进;时苗;;论中国现代小说的继承与变革[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1期

    9 季进;;当代文学:评论与翻译——王德威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5期

    10 王德威;;《诗经》的逃亡——阎连科的《风雅颂》[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进;;反本质主义与叙事嬗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唐敏;;媚俗与抗争——九十年代文学的两个对抗性特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张锦;;夏志清对新时期以来内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陆衡;;人民性 喜剧性 现代性——国统区讽刺诗歌得失谈[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李志岭;;汉字的宗教、美学、符号属性与天人合一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赵颖坤;;“均质”与“激情”下的规则制定——建国初期的立法及其社会背景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方国武;;试析晚清文化传播的两种模式[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彭松;;文化困境中的诗性省思——叶维廉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何军民;;沈从文伦理思想的文学建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臧晴;;性别叙事中的悲剧意识——论《狂人日记》与《金锁记》的疯癫形象[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桦;余夏云;;闯荡江湖——莽汉主义的“漫游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王新新;;菲利普罗斯:新历史主义的实践者——《反美阴谋》的新历史主义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欣欣;孙秋云;;电视下乡、打工经历与贵州苗族、侗族乡村妇女家庭生活变迁[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周惠;;论鲁迅的“人学”灾害观及其文学表述[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黄健;;“左翼”话语构建原则与策略的确立——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话语分析[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吕周聚;;30年代左翼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纠葛——以鲁迅为例[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黄旦;丁未;;传播学科“知识地图”的绘制和建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的回顾[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辉月;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D];河北大学;2007年

    2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洁;命运之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岳佳宁;端木蕻良长篇小说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丽雯;说海透珠——论吴兴华的作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蔡芝武;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周思谕;清末民初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丽;程光炜;;从夏氏兄弟到李欧梵、王德威——美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现当代文学[J];当代文坛;2009年05期

    2 王德威;魂兮归来[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1期

    3 季进;文学谱系·意识形态·文本解读——王德威的学术路向[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1期

    4 王德威;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4期

    5 林分份;史学想象与诗学批评——王德威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5期

    6 王德威;;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译丛”总序[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4期

    7 王德威;许子东;陈平原;;想象中国的方法——以小说史研究为中心[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3期

    8 王德威;;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阎连科的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5期

    9 王德威;;《诗经》的逃亡——阎连科的《风雅颂》[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1期

    10 王德威;;现代性下的抒情传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宁;历史·文本·意识形态——新历史主义的文化批评和文学批评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2 王岳川;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3 ;把红旗插遍文学教学的阵地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8年03期

    4 陈思和;试论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4期

    5 陈晓兰;“革命”背后的变态心理——关于《坚硬如水》[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4期

    6 季进;文学谱系·意识形态·文本解读——王德威的学术路向[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1期

    7 王德威;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4期

    8 王德威;;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阎连科的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5期

    9 朱向前;农民之子与农民军人──阎连科军旅小说创作的定位[J];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06期

    10 赵一凡;;什么是新历史主义[J];读书;199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敏;;影响与反叛——中国现代小说史书写略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苏英姿;;彰显晚清文学地位 重溯现代性源头——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J];南方论刊;2009年11期

    3 张志云;;一个错位的“晚清”想象——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说[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刘成勇;;“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与中国现代文学起点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吴秀明;张锦;;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新时期以来内地学界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6期

    6 胡燕春;;王德威的中国小说批评的历史维度[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7 余夏云;季进;;迷魅化的讲述——论王德威的《历史与怪兽》[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光炜;;重访80年代的“五四”——兼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下性”问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6)[C];2009年

    2 程光炜;;历史重释与“当代”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6)[C];2007年

    3 吴晓东;;“常态与先锋”:现代文学阐释模式的重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5)[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石剑峰;[N];东方早报;2011年

    2 实习记者 黄相宜;[N];文学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陈竞;[N];文学报;2010年

    4 特约撰稿 木叶;[N];文汇报;2010年

    5 余夏云;[N];东方早报;2011年

    6 贾立元 清华大学中文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熙涵;[N];文汇报;2011年

    8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吴晓东;[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初国卿;[N];沈阳日报;2011年

    10 李凤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涛;理论与立场: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三家”论[D];吉林大学;2010年

    2 夏伟;李欧梵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静;论王德威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宗媚;审美与批判:论王德威的现当代文学批评[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晓婉;王德威的华语语系文学研究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马传江;王德威文学批评的对话性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3年

    5 唐瑜;有情的台湾[D];辽宁大学;2012年

    6 余迅;海外汉学中的“顾彬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玫;鸳鸯蝴蝶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黄丽贞;旅行者的回望[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9 吴梦雅;一个逐渐融入上海的书写者[D];苏州大学;2013年

    10 陈丽媛;在小说中想象:大学的文学叙事及其教育意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文学:评论与翻译——王德威访谈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0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230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2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