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张承志散文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2 02:20
  “苦难”是文学创作一个永不衰老的话题。对“苦难”的抒发感怀是作家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对人类命运的考量的文字表述。就是面对这一不可摆脱的话题,使得文学作品中每一个关于“苦难”的细微因素都成为打动读者最深刻的原因。张承志以独特的视野取材于中国中西部边远地带的劳苦大众的艰难生活,以散文文本特有的表达方式传达他内心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这里的人们的一种不可抗拒的敬仰。在新世纪市场经济世俗化的社会潮流下,张承志及他的散文话语姿态使他在文学史上表现出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他以极端的态度,异端的思想表现出一种傲气和对现有的社会中“灯红酒绿”的漠然。然而,他的散文通过抒写艰难困苦中民众坚忍的精神品质表达出作家内心所具有的人文情怀和平民意识。对作家张承志的评论,文学评论界有过褒扬也有过质疑。质疑的是张承志超过了一定限度的姿态,因而认为他及他的作品走向了极端。赞扬的是张承志用他直白的对话方式向读者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对底层民众血泪和心声的理解,以及他的散文所传递的文化思考。正是他对那种不可名状的精神的信仰,使他执着而又决绝,容不下半点妥协和怯懦,正因为他的这种态度是当下中国现实中所缺少的,所以他和他的作品...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感悟与追求:张承志的散文创作动机
    (一) 感悟于艰难困苦
    (二) 执着于精神追求
二、精神自救:张承志的散文创作内容
    (一) 苦难的三块大陆
    (二) 血性的人生命脉
三、真、善、美:张承志散文的艺术追求
    (一) 散文中“真”的特征
    (二) 散文中“情”的艺术
    (三) 散文对“善”与“美”的追求
四、张承志的文化人格在散文中的审美再现
    (一) 走向文明的生命价值
    (二) 指向理性的道德力量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极限情景:史铁生存在诗学的逻辑起点[J]. 唐小林.  文学评论. 2005(05)
[2]伊斯兰文化与中国西部文学[J]. 杨经建.  人文杂志. 2003(02)
[3]从回民文化到对张承志的研究——读《踩在几片文化上:张承志新论》[J]. 陈思和.  回族研究. 2002(03)



本文编号:3030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030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f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