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欣·哈米德小说中的共生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3 15:56
莫欣·哈米德(Mohsin Hamid,1971—),拥有巴基斯坦和英国两国国籍的当代小说家,其作品两度入围布克奖。哈米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关注当下人类面临的诸如恐怖主义、难民危机、毒品问题、印巴冲突、阶层冲突等全球性问题,探讨问题的成因并积极地寻求解决之法。哈米德认为人类要想突破当前的困境就必须能够正视当下的共生现实,并预设出一个美好的未来。因此,哈米德将自己关于共生的理解和叩问内化在小说创作中,用虚构叙事来承载他的共生思想。哈米德理解的共生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他共生写作的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分析,哈米德认为当代的共生是人们因为生存发展的迫切需求,在科技的助力下,离开自己出生的那方水土,汇入拥有不同肤色、种族、宗教、语言、文化、阶层等差异的他者中,谋求新的生存与发展。它伴随的是肤色、种族、语言、宗教、文化等的分割隔离作用的弱化,且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共生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同时当代共生兼具共生中的每一方皆平等,都有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个体间彼此相关,没有任何一方可以脱离共生的影响等特征。哈米德为什么要思考共生,因为现实中充斥着矛盾、冲突和斗争。这些现象背后的关系实质是个...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共生”观念源流
四、选题创新与意义
五、研究框架
第一章 哈米德的共生写作
第一节 哈米德作品中的“共生”元素
一、迁徙的个体
二、多元化的社群
三、破碎的国家地区边界
第二节 哈米德小说写作中的“共生”特征
一、突破一元:不确定是否不可靠的叙述
二、共生“寓言”:十二个独立故事共存
第二章 哈米德共生思想的成因
第一节 共生现状的关系实质:对立
一、不同阶层
二、不同民族
三、不同地域
第二节 对立生成的原因
一、经济原教旨主义的支配
1、个体·自我缺失
2、社群·相互排斥
3、国家地区·制度空白
二、畸形竞争的泛滥
第三节 对立引发的灾难
第三章 理想共生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正视共生现实
一、“多面复合”:个体身份特征
1、昌盖兹身份的不纯粹
2、哈米德对不纯的接受和“涅槃”
二、共性:个体间关系特征
1、解构本地人与移民的对立
2、人人都是移民
第二节 预设美好未来
一、回归自我·聚焦根本
二、开放·纽约气度
三、互助·制度约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德格尔从“非本真的存在”走向“本真的存在”[J]. 刘诗贵. 宁夏社会科学. 2016(03)
[2]主人·外人·人质——论《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有条件好客[J]. 信慧敏. 当代外国文学. 2016(01)
[3]《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东西方文化考量[J]. 张加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4]“我们也是受害者”——评哈米德在《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文化创伤书写[J]. 朴玉. 国外文学. 2013(04)
[5]“东方”书写“西方”——莫欣·哈米德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评析[J]. 曾桂娥,江春媛. 外国文学动态. 2013(05)
[6]后殖民视角下的恐怖主义探源——论莫欣·哈密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J]. 孙静. 开封大学学报. 2013(03)
博士论文
[1]共生教育论纲[D]. 李燕.山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昌盖兹文化身份的危机与重构[D]. 何莎.陕西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55616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共生”观念源流
四、选题创新与意义
五、研究框架
第一章 哈米德的共生写作
第一节 哈米德作品中的“共生”元素
一、迁徙的个体
二、多元化的社群
三、破碎的国家地区边界
第二节 哈米德小说写作中的“共生”特征
一、突破一元:不确定是否不可靠的叙述
二、共生“寓言”:十二个独立故事共存
第二章 哈米德共生思想的成因
第一节 共生现状的关系实质:对立
一、不同阶层
二、不同民族
三、不同地域
第二节 对立生成的原因
一、经济原教旨主义的支配
1、个体·自我缺失
2、社群·相互排斥
3、国家地区·制度空白
二、畸形竞争的泛滥
第三节 对立引发的灾难
第三章 理想共生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正视共生现实
一、“多面复合”:个体身份特征
1、昌盖兹身份的不纯粹
2、哈米德对不纯的接受和“涅槃”
二、共性:个体间关系特征
1、解构本地人与移民的对立
2、人人都是移民
第二节 预设美好未来
一、回归自我·聚焦根本
二、开放·纽约气度
三、互助·制度约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德格尔从“非本真的存在”走向“本真的存在”[J]. 刘诗贵. 宁夏社会科学. 2016(03)
[2]主人·外人·人质——论《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有条件好客[J]. 信慧敏. 当代外国文学. 2016(01)
[3]《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东西方文化考量[J]. 张加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4]“我们也是受害者”——评哈米德在《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文化创伤书写[J]. 朴玉. 国外文学. 2013(04)
[5]“东方”书写“西方”——莫欣·哈米德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评析[J]. 曾桂娥,江春媛. 外国文学动态. 2013(05)
[6]后殖民视角下的恐怖主义探源——论莫欣·哈密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J]. 孙静. 开封大学学报. 2013(03)
博士论文
[1]共生教育论纲[D]. 李燕.山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昌盖兹文化身份的危机与重构[D]. 何莎.陕西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55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5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