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恩斯特·布洛赫“希望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本质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6 08:36
  “教育:必要的乌托邦”已然成为教育人士的广泛共识。可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在教育遭遇诸多“异化”的当下,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为重新认识教育及其本质提供了新的可能。布洛赫的“希望哲学”着力于揭示梦、希望、尚未、具体的乌托邦等人的存在的光明面,致力于解析人的精神结构并建构新的精神世界——一个更美好生活的梦,即希望的原理。“希望”意味着憧憬未来的勇气,展望未来的想象力,超越现实的行动力,创造未来的能力,内在地与教育及其本质相关联:如果说教育在本质上寄寓着个体一种勇敢无畏的希望,那么教育就是那个让个体具有尚未完成性、超越性、高贵性、至善性的“更美好生活的梦”。作为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将“希望”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系统地建构了宏大而精深的“希望哲学”体系,其精神内核直指“一个更美好生活的梦”。就布洛赫而言,“希望”贯穿了他的全部“成长史”(生活经历)与“精神史”(著书立说)。布洛赫的“成长史”与“精神史”之于教育而言,具有了“身教”与“言传”的教育意义。从“希望哲学”角度说,教育即希望,它是一种必要的乌托邦,是叩访人的灵魂与尊严的教育,是瞬间的灵动与力量的教育,是彰显人本精神的教育...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概况
            2.关于“希望哲学”的研究
            3.关于“希望与教育”的研究
            4.关于恩斯特·布洛赫的综合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希望
        (二)尚未
        (三)具体的乌托邦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不足之处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二)研究的创新、不足之处
            1.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恩斯特·布洛赫及其“希望哲学”
    一、关于恩斯特·布洛赫
    二、布洛赫的“希望哲学”
        (一)“希望哲学”的形成
        (二)“希望哲学”的内涵
第二章 希望释义
    一、希望的词源学意义
    二、“希望哲学”之“希望”的特质
        (一)意向性
        (二)实践性
        (三)预见性
        (四)创造性
        (五)真实性
第三章 “希望”与教育
    一、教育“异化”的危机
    二、“希望”的教育学阐释
        (一)教育的“尚未”属性
        (二)教育的超越精神
        (三)教育的高贵品质
        (四)教育的至善境界
        (五)教育守护人性尊严
第四章 “希望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本质思想
    一、关于布洛赫的“成长史”和“精神史”的教育哲思
        (一)童年生活环境的源头性影响
        (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三)瞬间(情景)教育的意义
        (四)传统的熏陶、课外读物的引领
        (五)广泛的学习领域和兴趣爱好
        (六)确立志同道合的师友关系
    二、布洛赫“希望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本质思想
        (一)教育:必要的乌托邦
        (二)教育:为了人的尊严的教育
        (三)教育:关注人的灵魂的教育
        (四)把握瞬间教育的灵动与力量
        (五)希望:让教育彰显人本精神
        (六)教育:尚未完成的事业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论著类
    二、中文期刊论文类
    三、外文文献
附录一:布洛赫思想发展及著作年谱
附录二:希望之歌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的成果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时代主要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化与回归:以“希望”之名践行教育的“灵魂转向”[J]. 曹玉娜,施波.  铜仁学院学报. 2018(12)
[2]试论恩斯特·布洛赫“希望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思想[J]. 曹玉娜,余小茅.  上海教育科研. 2017(10)
[3]理解教育希望[J]. 朱光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25)
[4]希望哲学:德育的方法论转向与超越——基于古典教育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J]. 苗睿岚,薛晓阳.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7(03)
[5]教师教育的理想:技术标准亦或道德信仰[J]. 薛晓阳.  教师教育研究. 2016(06)
[6]梦-希望-预先推定——论恩斯特·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范畴的创造性贡献[J]. 金寿铁.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5)
[7]教育的人化——论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及其当代意义[J]. 金寿铁.  社会科学战线. 2015(06)
[8]“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乌托邦”——论恩斯特·布洛赫的哲学命题“乌托邦”[J]. 金寿铁.  社会科学. 2015(03)
[9]希望与审美:作为艺术解放的道德教育——从希望哲学看道德教育的审美逻辑[J]. 薛晓阳.  高等教育研究. 2014(12)
[10]论学校教育作为公共生活[J]. 冯建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03)



本文编号:3171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71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6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