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发布时间:2021-05-17 05:4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提升其实际效果一直受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视。“获得感”的提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指标。这一新的评价指标立足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与实际需求,强调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目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实证研究比较少,有值得深入研究的价值。在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做了以下研究。引言部分是关于本文研究的整体构想与叙述。首先,简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其次,对近年来国内关于“获得感”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维度评析、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和提升途径的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详细的综述,同时也评述了国外与“获得感”相对应的“主观生活质量”、“幸福感”等研究话题。接着构思并叙述了研究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说明了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是关于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理论...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国内相关研究
2.国外有关本题的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思路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4.研究思路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研究的重难点
2.研究的创新点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获得感的理论研究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获得感的内涵
1.获得感
2.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
(二)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评价指标和体系
1.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维度
2.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评价指标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获得感的实证研究
(一)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1.量表编制与施测
2.项目分析
3.因素分析
4.信度分析
(二)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现状和特征
1.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现状分析
2.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特征
(三)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1.影响因素分析
2.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分析
(四)结论与反思
1.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维度
2.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量表的应用与展望
3.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影响因素
三、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获得感的途径
(一)从个人因素出发,探索增强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方法
1.增强对《基础》课的学习兴趣
2.强化学习《基础》课的积极因素
3.培养对时政信息浏览的偏好
(二)从家庭因素出发,探索增强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方法
(三)从学校因素出发,探索增强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方法
1.学校要转变传统思政育人理念
2.加强《基础》课师资队伍的建设
3.加快《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4.优化《基础》课的教学环境
(四)从社会因素出发,探索增强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方法
1.政府的支持
2.网络舆情的引导
结语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三)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191203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国内相关研究
2.国外有关本题的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思路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4.研究思路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研究的重难点
2.研究的创新点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获得感的理论研究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获得感的内涵
1.获得感
2.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
(二)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评价指标和体系
1.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维度
2.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评价指标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获得感的实证研究
(一)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1.量表编制与施测
2.项目分析
3.因素分析
4.信度分析
(二)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现状和特征
1.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现状分析
2.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特征
(三)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1.影响因素分析
2.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分析
(四)结论与反思
1.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维度
2.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量表的应用与展望
3.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影响因素
三、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获得感的途径
(一)从个人因素出发,探索增强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方法
1.增强对《基础》课的学习兴趣
2.强化学习《基础》课的积极因素
3.培养对时政信息浏览的偏好
(二)从家庭因素出发,探索增强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方法
(三)从学校因素出发,探索增强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方法
1.学校要转变传统思政育人理念
2.加强《基础》课师资队伍的建设
3.加快《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4.优化《基础》课的教学环境
(四)从社会因素出发,探索增强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方法
1.政府的支持
2.网络舆情的引导
结语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三)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191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9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