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延安新秧歌运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8 16:36
延安时期,文艺工作者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导下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新秧歌运动把广泛流传在陕北地区的传统秧歌转变成了革命的斗争秧歌,使之成为我党宣传政治思想的有力武器。深入研究新秧歌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及其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汲取新秧歌运动的成功实践,可为我党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延安新秧歌运动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是延安时期抗战背景下的时代需求;陕北秧歌为延安新秧歌运动提供宝贵的民间资源;延安相对稳定的环境为新秧歌运动提供有利条件;延安时期人才的聚集为新秧歌运动提供人才保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为新秧歌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展的新秧歌运动与传统陕北秧歌大不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主题内容的创新;其次,是人物形象的转变;最后,是秧歌道具的变化。新秧歌运动蕴含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首先,新秧歌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文化知识教育、政治军事教育、生产劳动教育以及道德观教育。其次,新秧歌蕴含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和感染教育法。延安新秧歌运动作为我党...
【文章来源】:延安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延安新秧歌运动的历史背景
(一)延安时期抗战背景下的时代需求
(二)陕北秧歌为延安新秧歌运动提供宝贵的民间资源
(三)延安相对稳定的环境为新秧歌运动提供有利条件
(四)延安时期人才的聚集为新秧歌运动提供人才保障
(五)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为新秧歌运动提供理论指导
二.延安新秧歌运动的表现形式
(一)主题内容的创新
(二)人物形象的转变
(三)秧歌道具的变化
三、延安新秧歌运动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
(一)新秧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文化知识教育
2.政治军事教育
3.生产劳动教育
4.道德观教育
(二)新秧歌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
2.自我教育法
3.感染教育法
四、延安新秧歌运动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政治宣传功能
1.团结边区民众,推动政治发展
2.加强军队作风建设,巩固革命政权
(二)经济动员功能
1.鼓励军民参加生产,调动生产积极性
2.树立劳模形象,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
(三)价值引领功能
1.丰富民众精神生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普及科教文卫知识,提升群众文化素养
3.改变封建落后思想,重塑群众道德观念
(四)社会调节功能
1.提高妇女地位,调整家庭关系
2.改造二流子,净化社会风气
3.改造知识分子,促进社会团结
五、延安新秧歌运动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
(一)合理运用教育方法,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寓教于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开放互动的非正式教育更易吸引受教育者
3.参与式教育更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二)政治与文艺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1.政府支持并引导文艺发展
2.将政治思想与艺术形式相融合
(三)改造利用民间形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1.深入挖掘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2.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安时期新秧歌剧的群众教育模式研究[J]. 刘瑞儒,艾先强.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革命文化视阈下民间艺术的功能发挥及其现实启示——以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为例[J]. 贾钢涛,康茜. 理论导刊. 2017(08)
[3]浅析延安文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田雨,王东维.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03)
[4]“新秧歌运动”发展分期述论[J]. 敬晓庆. 兰台世界. 2013(28)
[5]互动与制衡——40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的文化阐释[J]. 李静.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6]延安鲁艺时期秧歌剧的创作与启示[J]. 计晓华.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2(04)
[7]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新秧歌运动[J]. 张欣,王东维.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8]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秧歌运动[J]. 王晶,王保存. 当代戏剧. 2011(03)
[9]论延安新秧歌对传统陕北秧歌的重构[J]. 蒙昌敏. 大家. 2010(24)
[10]关于延安“新秧歌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李静.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博士论文
[1]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与利用研究[D]. 徐功献.湘潭大学 2017
[2]民俗与政治的互动[D]. 张霞.山东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研究[D]. 康茜.陕西科技大学 2017
[2]延安新秧歌运动中的民众动员问题研究[D]. 杨永涛.西安工业大学 2017
[3]20世纪40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研究[D]. 琚婕.西北大学 2014
[4]延安时期戏剧文化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赛钰.西北师范大学 2013
[5]延安新秧歌运动研究[D]. 张文娟.重庆师范大学 2013
[6]从政治到艺术的成功实践[D]. 王昊.河南大学 2012
[7]延安时期党在运动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 张连侠.延安大学 2011
[8]抗战时期延安解放区新秧歌论[D]. 谢丽.重庆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4671
【文章来源】:延安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延安新秧歌运动的历史背景
(一)延安时期抗战背景下的时代需求
(二)陕北秧歌为延安新秧歌运动提供宝贵的民间资源
(三)延安相对稳定的环境为新秧歌运动提供有利条件
(四)延安时期人才的聚集为新秧歌运动提供人才保障
(五)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为新秧歌运动提供理论指导
二.延安新秧歌运动的表现形式
(一)主题内容的创新
(二)人物形象的转变
(三)秧歌道具的变化
三、延安新秧歌运动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
(一)新秧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文化知识教育
2.政治军事教育
3.生产劳动教育
4.道德观教育
(二)新秧歌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
2.自我教育法
3.感染教育法
四、延安新秧歌运动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政治宣传功能
1.团结边区民众,推动政治发展
2.加强军队作风建设,巩固革命政权
(二)经济动员功能
1.鼓励军民参加生产,调动生产积极性
2.树立劳模形象,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
(三)价值引领功能
1.丰富民众精神生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普及科教文卫知识,提升群众文化素养
3.改变封建落后思想,重塑群众道德观念
(四)社会调节功能
1.提高妇女地位,调整家庭关系
2.改造二流子,净化社会风气
3.改造知识分子,促进社会团结
五、延安新秧歌运动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
(一)合理运用教育方法,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寓教于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开放互动的非正式教育更易吸引受教育者
3.参与式教育更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二)政治与文艺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1.政府支持并引导文艺发展
2.将政治思想与艺术形式相融合
(三)改造利用民间形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1.深入挖掘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2.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安时期新秧歌剧的群众教育模式研究[J]. 刘瑞儒,艾先强.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革命文化视阈下民间艺术的功能发挥及其现实启示——以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为例[J]. 贾钢涛,康茜. 理论导刊. 2017(08)
[3]浅析延安文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田雨,王东维.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03)
[4]“新秧歌运动”发展分期述论[J]. 敬晓庆. 兰台世界. 2013(28)
[5]互动与制衡——40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的文化阐释[J]. 李静.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6]延安鲁艺时期秧歌剧的创作与启示[J]. 计晓华.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2(04)
[7]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新秧歌运动[J]. 张欣,王东维.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8]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秧歌运动[J]. 王晶,王保存. 当代戏剧. 2011(03)
[9]论延安新秧歌对传统陕北秧歌的重构[J]. 蒙昌敏. 大家. 2010(24)
[10]关于延安“新秧歌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李静.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博士论文
[1]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与利用研究[D]. 徐功献.湘潭大学 2017
[2]民俗与政治的互动[D]. 张霞.山东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研究[D]. 康茜.陕西科技大学 2017
[2]延安新秧歌运动中的民众动员问题研究[D]. 杨永涛.西安工业大学 2017
[3]20世纪40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研究[D]. 琚婕.西北大学 2014
[4]延安时期戏剧文化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赛钰.西北师范大学 2013
[5]延安新秧歌运动研究[D]. 张文娟.重庆师范大学 2013
[6]从政治到艺术的成功实践[D]. 王昊.河南大学 2012
[7]延安时期党在运动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 张连侠.延安大学 2011
[8]抗战时期延安解放区新秧歌论[D]. 谢丽.重庆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4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25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