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洞天福地中的健康人居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9 10:21
  道教洞天福地蕴含中国本土的自然观,体现"天人合一"思想下的东方自然保护传统。道教以"气"论解读瘟疫,将瘟疫的病因、病理指向宇宙自然之道。通过追溯洞天福地和疫灾的历史渊源,认为民众对瘟疫的恐惧以及对"不死之乡"的形而上追求赋予了洞天福地"仙境"象征;作为现实的避疫场所,洞天福地提供了天然庇护,具有养生效果,在避疫、防疫中发挥了重要的身心疗愈作用;以"永嘉之乱"引发北方流民南迁事件为始,山中避疫催生了江南洞天福地大开发。从"理想景观"视角分析洞天福地在山林的营建特点以及道教的养生实践,形成内外兼修的自然相处之道。以此讨论道教洞天福地对健康人居建设的现代启示。 

【文章来源】:风景园林. 2020,27(1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洞天福地概念解析
2 洞天福地与疫灾溯源
    2.1 洞天福地曾作为世人避疫场所
    2.2 避疫催生江南洞天福地大开发
3 洞天福地蕴含“理想景观”特质
    3.1 洞天福地自然营建
    3.2 洞天福地对自然观的延伸
4 洞天福地对健康人居的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西洞天福地景观营建智慧[J]. 吴会,金荷仙.  中国园林. 2020(06)
[2]2200年来我国瘟疫灾害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生存环境的关系[J]. 龚胜生,谢海超,陈发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05)
[3]明清肇庆士族村落人居环境地域养生特征解析[J]. 卢素英,袁晓梅.  风景园林. 2020(03)
[4]城市野境:城市区域中野性自然的保护与营造[J]. 曹越,万斯·马丁,杨锐.  风景园林. 2019(08)
[5]江南洞天福地景观布局特征[J]. 苗诗麒,金荷仙,王欣.  中国园林. 2017(05)
[6]顾炎武关于百姓避难的关注与史学实践——以《肇域志》所记避难山岳为中心[J]. 刘任南,宋培圭.  长江文明. 2016(02)
[7]魏晋六朝小说中仙境书写的南方地理特征及其道教文化渊源[J]. 万晴川,万思蔚.  关东学刊. 2016(06)
[8]江南洞天福地景观研究进展[J]. 苗诗麒,金荷仙,王欣.  中国园林. 2015(12)
[9]句容茅山的兴起与南朝社会[J]. 魏斌.  历史研究. 2014(03)
[10]古代道教对瘟疫的认识和治疗方法[J]. 梁少媚,杨雪.  亚太传统医药. 2014(05)

博士论文
[1]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D]. 张晓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2]道教自然观研究[D]. 赵芃.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汉末魏晋的瘟疫及其与早期道教嬗变关系的考察[D]. 徐宇.南京师范大学 2018
[2]医治与神治—道教传染病治疗研究[D]. 马芸.山东大学 2017
[3]江南洞天福地景观形成研究[D]. 苗诗麒.浙江农林大学 2016
[4]清源山风景区避难场所研究[D]. 吴德龙.华侨大学 2014
[5]试论道教洞天福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D]. 付其建.山东大学 2007
[6]四川古代疫情研究[D]. 张涛.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01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01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f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