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视域下北岛译诗的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5 21:54
北岛是中国当代诗人,因其朦胧诗构思奇巧、意象奇特而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作为诗人译者,北岛的审美潜质有利于实现原作美学意义的理解与重构。由于朦胧诗与表现主义诗歌在语言形式和思想内涵上存在较大的共性,本文试通过表现主义诗歌的创作手法,即意象的组合与拼贴、拟人和隐喻,分析解读北岛在诗歌翻译中的审美追求。
【文章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39(0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北岛的个人经历及对其创作的影响
三、北岛译诗对审美再现的独特追求
(一) 意象组合与拼贴
(二) 拟人
(三) 隐喻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表现主义诗歌——以《绝望的岛屿》为例[J]. 刘沂蒙.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2)
[2]诗人译诗的诗学解读:兼评查良铮译《西风颂》[J]. 王东风. 外语研究. 2014(03)
[3]德国表现主义诗歌几例[J]. 薛思亮. 外国文学研究. 1985(04)
[4]我们每天的太阳(二首)[J]. 北岛. 上海文学. 1981(05)
本文编号:3458234
【文章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39(0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北岛的个人经历及对其创作的影响
三、北岛译诗对审美再现的独特追求
(一) 意象组合与拼贴
(二) 拟人
(三) 隐喻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表现主义诗歌——以《绝望的岛屿》为例[J]. 刘沂蒙.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2)
[2]诗人译诗的诗学解读:兼评查良铮译《西风颂》[J]. 王东风. 外语研究. 2014(03)
[3]德国表现主义诗歌几例[J]. 薛思亮. 外国文学研究. 1985(04)
[4]我们每天的太阳(二首)[J]. 北岛. 上海文学. 1981(05)
本文编号:3458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5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