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演唱中古代艺术歌曲特点的运用 ——以《关雎》《杏花天影》《夜行船秋思》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10 16:26
艺术歌曲是词曲的完美结合,中国艺术歌曲从狭义上来说是萌芽于中国近现代,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广义上来说可以追溯到我国艺术性很高的古代歌曲。古代艺术歌曲是近年来我国音乐界和声乐界越来越开始关注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音乐价值的声乐艺术,本文选择三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艺术歌曲,均由音乐学家们翻译古谱编配好了钢琴伴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学术性,用以来分析古代艺术歌曲的审美,韵律,和唱法,并运用于声乐演唱的实践中来。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古代艺术歌曲的概述。第二章为古代艺术歌曲的特点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主要从从古诗词本身的语音语调,汉语的平仄入韵、歌曲词曲结合,以及声情融合的意境这三个方面探讨。第三章为三首不同体裁的古代艺术歌曲的音乐与演唱分析,以第二章的特点运用出发,从歌曲的音乐本体,包括歌曲内容的结构,诗词意境审美和钢琴伴奏、歌曲曲调的旋律特点以及演唱的咬字、情感等角度进行分析。第四章为古代艺术歌曲现状与展望,主要从对声乐学者、声乐学科以及弘扬传统音乐文化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对其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以及声乐演唱与教学上给予展望。为古代艺术歌曲在声乐演唱和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1、选题的目的
2、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一章 古代艺术歌曲的概述
第一节 古代艺术歌曲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古代艺术歌曲的历史脉络及发展
第二章 古代艺术歌曲的特点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第一节 古诗词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一、丰富的音乐文学价值
二、适合歌唱的语言韵律与节奏
第二节 曲调特点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一、曲调平易
二、曲调与歌唱语言紧密结合
第三节 声情融合的意境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一、声情融合的意境美
二、“天人合一”意境的体会
第三章 古代三首艺术歌曲的音乐与演唱分析
第一节 《风雅十二诗谱》记谱《关雎》
一、歌曲介绍
二、音乐本体分析
三、演唱分析
第二节 宋代姜夔的自度曲《杏花天影》
一、歌曲介绍
二、音乐本体分析
三、演唱分析
第三节 元代散曲《夜行船秋思》
一、歌曲介绍
二、音乐本体分析
三、演唱分析
第四章 对于古代艺术歌曲的发展与展望
第一节 古代艺术歌曲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古代艺术歌曲在现代声乐演唱中的展望
一、注重古代艺术歌曲音乐元素的运用
二、注重对古代艺术歌曲内容和精神的传递
三、丰富和完善古代艺术歌曲的教材
四、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来进行演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声乐语境中古琴歌曲的声腔特征及生存价值[J]. 姚佑南. 音乐创作. 2017(10)
[2]浅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古代衍变与近代发展[J]. 蒋鸣. 音乐创作. 2017(06)
[3]论两首古琴歌《凤求凰》的千古魅力[J]. 蒋晓萌. 音乐探索. 2017(02)
[4]古诗词歌曲《关雎》的艺术审美观[J]. 直爱妩. 戏剧之家. 2016(23)
[5]古声乐曲《杏花天影》及其现代诠释[J]. 李燕. 音乐创作. 2015(07)
[6]中国古代声乐演唱美学的历时性展开——从《师乙篇》到明清“唱论”的历史演进轨迹[J]. 刘承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5(02)
[7]浅谈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发展[J]. 李国庆,张雅琳. 戏剧之家. 2015(08)
[8]古曲《杏花天影》解析与演唱微探[J]. 冯晓玲. 黄河之声. 2014(16)
[9]姜白石艺术歌曲创作技巧分析[J]. 冯晔. 大舞台. 2014(08)
[10]姜夔“自度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唱规律探析[J]. 直爱妩. 大众文艺. 2014(03)
博士论文
[1]宋代声诗研究[D]. 杨晓霭.扬州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对古诗词歌曲《关雎》的比较研究[D]. 黄贝如.南昌大学 2016
[2]论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古今曲调的演唱差异[D]. 孙瑛.上海师范大学 2014
[3]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及演唱思考[D]. 曾广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4
[4]浅谈古曲新唱的情感处理及其教学意义[D]. 贾婧.西安音乐学院 2013
[5]宋代歌曲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延展研究[D]. 王殿华.四川师范大学 2013
[6]黎英海古诗词艺术歌曲《唐诗三首》分析及演唱研究[D]. 周意静.杭州师范大学 2011
[7]传统吟诵中的咬字与润腔特征在声乐演唱中的借鉴与运用[D]. 孙黎.中央民族大学 2011
[8]黎英海声乐套曲《唐诗三首》的演唱技术与风格诠释[D]. 曹琳.南京艺术学院 2011
[9]以宋词歌曲为例对古代诗词歌曲演绎的研究[D]. 吴丹.南京师范大学 2011
[10]论声乐文学的体裁风格[D]. 李汶瑾.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87564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1、选题的目的
2、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一章 古代艺术歌曲的概述
第一节 古代艺术歌曲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古代艺术歌曲的历史脉络及发展
第二章 古代艺术歌曲的特点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第一节 古诗词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一、丰富的音乐文学价值
二、适合歌唱的语言韵律与节奏
第二节 曲调特点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一、曲调平易
二、曲调与歌唱语言紧密结合
第三节 声情融合的意境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一、声情融合的意境美
二、“天人合一”意境的体会
第三章 古代三首艺术歌曲的音乐与演唱分析
第一节 《风雅十二诗谱》记谱《关雎》
一、歌曲介绍
二、音乐本体分析
三、演唱分析
第二节 宋代姜夔的自度曲《杏花天影》
一、歌曲介绍
二、音乐本体分析
三、演唱分析
第三节 元代散曲《夜行船秋思》
一、歌曲介绍
二、音乐本体分析
三、演唱分析
第四章 对于古代艺术歌曲的发展与展望
第一节 古代艺术歌曲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古代艺术歌曲在现代声乐演唱中的展望
一、注重古代艺术歌曲音乐元素的运用
二、注重对古代艺术歌曲内容和精神的传递
三、丰富和完善古代艺术歌曲的教材
四、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来进行演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声乐语境中古琴歌曲的声腔特征及生存价值[J]. 姚佑南. 音乐创作. 2017(10)
[2]浅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古代衍变与近代发展[J]. 蒋鸣. 音乐创作. 2017(06)
[3]论两首古琴歌《凤求凰》的千古魅力[J]. 蒋晓萌. 音乐探索. 2017(02)
[4]古诗词歌曲《关雎》的艺术审美观[J]. 直爱妩. 戏剧之家. 2016(23)
[5]古声乐曲《杏花天影》及其现代诠释[J]. 李燕. 音乐创作. 2015(07)
[6]中国古代声乐演唱美学的历时性展开——从《师乙篇》到明清“唱论”的历史演进轨迹[J]. 刘承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5(02)
[7]浅谈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发展[J]. 李国庆,张雅琳. 戏剧之家. 2015(08)
[8]古曲《杏花天影》解析与演唱微探[J]. 冯晓玲. 黄河之声. 2014(16)
[9]姜白石艺术歌曲创作技巧分析[J]. 冯晔. 大舞台. 2014(08)
[10]姜夔“自度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唱规律探析[J]. 直爱妩. 大众文艺. 2014(03)
博士论文
[1]宋代声诗研究[D]. 杨晓霭.扬州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对古诗词歌曲《关雎》的比较研究[D]. 黄贝如.南昌大学 2016
[2]论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古今曲调的演唱差异[D]. 孙瑛.上海师范大学 2014
[3]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及演唱思考[D]. 曾广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4
[4]浅谈古曲新唱的情感处理及其教学意义[D]. 贾婧.西安音乐学院 2013
[5]宋代歌曲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延展研究[D]. 王殿华.四川师范大学 2013
[6]黎英海古诗词艺术歌曲《唐诗三首》分析及演唱研究[D]. 周意静.杭州师范大学 2011
[7]传统吟诵中的咬字与润腔特征在声乐演唱中的借鉴与运用[D]. 孙黎.中央民族大学 2011
[8]黎英海声乐套曲《唐诗三首》的演唱技术与风格诠释[D]. 曹琳.南京艺术学院 2011
[9]以宋词歌曲为例对古代诗词歌曲演绎的研究[D]. 吴丹.南京师范大学 2011
[10]论声乐文学的体裁风格[D]. 李汶瑾.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87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87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