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海德格尔环境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8 02:03
海德格尔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痼疾以及期待疗治这些痼疾的药方进行过鞭辟入里的分析,用深邃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他复杂丰富的哲学思想。在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今天,海德格尔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科学技术的批判以及"诗意地栖居"和"拯救地球"等环境哲学思想得到学界的深度关注。海德格尔思想为我们正确看待人与环境之间真正的生命联系提供了重要启发,对人类和谐地栖居于地球上具有积极价值和指导意义。国内学界对海德格尔环境哲学研究应在加强对其哲学文本解读基础上,强化与国外海德格尔环境哲学理论的学术交流以及对当代绿色思潮的对话互动;推进理论研究与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发挥海德格尔思想资源的现实价值,建构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时代特色的环境哲学理论框架。
【文章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7(02)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海德格尔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1. 海德格尔早期关于“基础存在论”的研究
2. 关于海德格尔后期人类中心主义批判
二、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技术的反思批判
1. 关于海德格尔的科学观
2. 关于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理论
三、海德格尔的语言之思与诗性智慧
四、海德格尔“诗意栖居”和“拯救地球”思想
五、海德格尔环境哲学未来走向的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层生态学借鉴海德格尔思想所遇理论困难及应对——兼论中国环境伦理学借鉴纲领的局限与超越[J]. 王海琴.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08)
[2]意蕴:遭遇世界中的上手与在手——海德格尔早期思想构境[J]. 张一兵.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1)
[3]人·语言·存在——五问海德格尔语言观[J]. 胡壮麟.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2(06)
[4]海德格尔“大道道说观”的生态文化意蕴[J]. 赵奎英. 学术月刊. 2012(08)
[5]形而上学发展史上的三次翻转——海德格尔形而上学之思的启迪[J]. 俞吾金. 中国社会科学. 2009(06)
[6]现代性与海德格尔的诗性智慧[J]. 杨华祥,胡智勇. 学习与实践. 2006(03)
[7]科学的本质与追思——海德格尔的历史性分析[J]. 李章印. 哲学研究. 2005(08)
[8]论技术的本质与环境保护[J]. 肖显静.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04)
[9]海德格尔与当代环境伦理学[J]. 王韬洋. 学术月刊. 2001(05)
[10]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海德格尔、卢卡奇和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比较研究[J]. 俞吾金. 中国社会科学. 2001(02)
本文编号:3553183
【文章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7(02)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海德格尔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1. 海德格尔早期关于“基础存在论”的研究
2. 关于海德格尔后期人类中心主义批判
二、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技术的反思批判
1. 关于海德格尔的科学观
2. 关于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理论
三、海德格尔的语言之思与诗性智慧
四、海德格尔“诗意栖居”和“拯救地球”思想
五、海德格尔环境哲学未来走向的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层生态学借鉴海德格尔思想所遇理论困难及应对——兼论中国环境伦理学借鉴纲领的局限与超越[J]. 王海琴.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08)
[2]意蕴:遭遇世界中的上手与在手——海德格尔早期思想构境[J]. 张一兵.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1)
[3]人·语言·存在——五问海德格尔语言观[J]. 胡壮麟.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2(06)
[4]海德格尔“大道道说观”的生态文化意蕴[J]. 赵奎英. 学术月刊. 2012(08)
[5]形而上学发展史上的三次翻转——海德格尔形而上学之思的启迪[J]. 俞吾金. 中国社会科学. 2009(06)
[6]现代性与海德格尔的诗性智慧[J]. 杨华祥,胡智勇. 学习与实践. 2006(03)
[7]科学的本质与追思——海德格尔的历史性分析[J]. 李章印. 哲学研究. 2005(08)
[8]论技术的本质与环境保护[J]. 肖显静.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04)
[9]海德格尔与当代环境伦理学[J]. 王韬洋. 学术月刊. 2001(05)
[10]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海德格尔、卢卡奇和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比较研究[J]. 俞吾金. 中国社会科学. 2001(02)
本文编号:3553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553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