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的道德自觉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7 05:54
道德自觉在道德建设中突出了道德主体,将道德修养指向了主体的内在层面,强调了主体对道德的自为性。本文从王阳明心学体系对道德自觉进行的分析探讨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第一,在道德根据上解决道德原则与道德主体相分离的问题,将个体道德依据从外在的形上规范向内在的价值认同转变;第二,在道德修养上解决工夫支离繁琐的问题,通过个体对自我道德意识的把握实现修养工夫的向内转变;第三,在道德实践上解决道德判断的实行问题,通过论证个体自我道德实现的可能性完成道德意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变。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阐述道德自觉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的构成。道德自觉从学理及儒学传统来看,可根据“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原则和基于“人性论”的道德努力理解为个体的自我证成和为善去恶的价值追求。同样,在儒学所涵盖的道德自觉实现路径中,王阳明心学所属的诚自我之意的意义世界又不同于格外在之物的宇宙论系统,即指明了道德自觉实现中两个新的方向:一是在道德来源上将道德之理从宋学的循序格物转变为吾性自足;一是在道德内容上将物上得来的外在的实然之理转变为自身所设定的内在的应然之理。第二部分论证道德自觉在王阳明心学体系...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的缘起及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王阳明心学中的道德自觉概念梳理
1.1 道德自觉概述
1.2 理学中道德自觉实现的争议
1.3 王阳明心学中道德自觉的形成脉络
第二章 道德自觉的根据:心之本体
2.1 至善者心之本体
2.2 心即理:根据的来源
2.3 以心释礼:理的外在表现性
2.4 心外无理:确定道德主体的强规定性
第三章 道德自觉的发用:诚意
3.1 “意”在阳明心学中的两个向度
3.2 诚意的两种去路
3.3 诚意对道德自觉的规定性意义
第四章 道德自觉的实现:致良知
4.1 良知即是非之心
4.2 良知在道德内省中的发挥
4.3 致良知于道德自觉的完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展”观念的伦理诉求[J]. 任丑. 哲学研究. 2019(08)
[2]宋明理学视域中的朱子学与阳明学[J]. 吴震. 哲学研究. 2019(05)
[3]“心”何以是“良”——孟子以“良”界定“心”的意义追寻[J]. 叶树勋.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4]“以心求心”“自身意识”与“反身的逆觉体证”——对宋明理学通向“真己”之路的哲学反思[J]. 陈立胜. 哲学研究. 2019(01)
[5]自由伦理学何以可能[J]. 甘绍平. 伦理学研究. 2019(01)
[6]王阳明修身工夫论的路径与特色[J]. 陈立胜. 道德与文明. 2018(05)
[7]现象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J]. 倪梁康. 世界哲学. 2017(02)
[8]论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J]. 吴震. 哲学研究. 2017(01)
[9]王阳明的明心见性之路[J]. 阎韬. 哲学分析. 2016(01)
[10]论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命题性知识,能力之知,抑或动力之知?[J]. 黄勇,崔雅琴. 学术月刊. 2016(01)
博士论文
[1]阳明心学与儒家现代性观念的开展[D]. 李海超.山东大学 2017
[2]王阳明善恶思想研究[D]. 邓国元.陕西师范大学 2014
[3]王阳明哲学的现象学解读[D]. 林丹.北京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致良知与道德人格的生成[D]. 段重阳.山东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712351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的缘起及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王阳明心学中的道德自觉概念梳理
1.1 道德自觉概述
1.2 理学中道德自觉实现的争议
1.3 王阳明心学中道德自觉的形成脉络
第二章 道德自觉的根据:心之本体
2.1 至善者心之本体
2.2 心即理:根据的来源
2.3 以心释礼:理的外在表现性
2.4 心外无理:确定道德主体的强规定性
第三章 道德自觉的发用:诚意
3.1 “意”在阳明心学中的两个向度
3.2 诚意的两种去路
3.3 诚意对道德自觉的规定性意义
第四章 道德自觉的实现:致良知
4.1 良知即是非之心
4.2 良知在道德内省中的发挥
4.3 致良知于道德自觉的完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展”观念的伦理诉求[J]. 任丑. 哲学研究. 2019(08)
[2]宋明理学视域中的朱子学与阳明学[J]. 吴震. 哲学研究. 2019(05)
[3]“心”何以是“良”——孟子以“良”界定“心”的意义追寻[J]. 叶树勋.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4]“以心求心”“自身意识”与“反身的逆觉体证”——对宋明理学通向“真己”之路的哲学反思[J]. 陈立胜. 哲学研究. 2019(01)
[5]自由伦理学何以可能[J]. 甘绍平. 伦理学研究. 2019(01)
[6]王阳明修身工夫论的路径与特色[J]. 陈立胜. 道德与文明. 2018(05)
[7]现象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J]. 倪梁康. 世界哲学. 2017(02)
[8]论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J]. 吴震. 哲学研究. 2017(01)
[9]王阳明的明心见性之路[J]. 阎韬. 哲学分析. 2016(01)
[10]论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命题性知识,能力之知,抑或动力之知?[J]. 黄勇,崔雅琴. 学术月刊. 2016(01)
博士论文
[1]阳明心学与儒家现代性观念的开展[D]. 李海超.山东大学 2017
[2]王阳明善恶思想研究[D]. 邓国元.陕西师范大学 2014
[3]王阳明哲学的现象学解读[D]. 林丹.北京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致良知与道德人格的生成[D]. 段重阳.山东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712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71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