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论荀子礼治思想对孔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1 08:28
  儒家文化对我国上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的影响非常深重,也对促进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多数学者都专注于研究孔孟之道对儒家文化的发展,但是作者认为,荀子的礼治思想既继承了部分孔孟的德治思想,又对孔孟德治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儒学的进一步完善,更适合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使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官方正统的学说铺垫了坚实的根基,具有更深层次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比较荀子礼治思想对孔孟德治思想,找出荀子继承的孔孟德治思想的部分,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和两者的不同点,从而找出荀子思想的领先所在,最后得出荀子发展了的孔孟思想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孔孟德治思想的时代背景、内容、意义和历史局限性,通过阐述孔孟德治思想的时代背景、内容、意义和历史局限性,为对比荀子礼治思想奠定理论基础。作者认为孔孟德治思想的内容主要是“为政以德”、“仁”和“礼”以及“德主刑辅”的思想,并提出孔孟德治思想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统治要求的时代局限性,进而引出荀子礼治思想。然后本文通过两个章节叙述了荀子礼治思想对孔孟德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孟德治思想和荀子礼治思想都坚持以民为本、追寻“礼...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孔孟德治思想的历史背景、内容、意义
    第一节 孔孟德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孔孟德治思想的内容
        一、“为政以德”
        二、“仁”“礼”并重
        三、“性相近、习相远”
    第三节 孔孟德治思想的意义
第二章 荀子礼治思想对孔孟德治思想的继承
    第一节 坚持以民为本
    第二节 追寻“礼”的内在精神
    第三节 重视统治阶级人才培养
第三章 荀子礼治思想对孔孟德治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人性论由“性善论”发展为“性恶论”
        一、“性善论”是孔孟德治思想的人性论前提
        二、“性恶论”是荀子礼治思想的人性论前提
    第二节 礼的内在精神由“仁义”发展为“礼义”
        一、孔孟德治思想中礼的内在精神是“仁义”
        二、荀子礼治思想中礼的内在精神是“礼义”
    第三节 治国之道由“为政以德”发展为“隆礼重法”
        一、孔孟德治思想的治国之道为“为政以德”
        二、荀子礼治思想的治国之道是“隆礼重法”
    第四节 人才培养目标由有德君子发展为礼法君子
        一、孔孟德治思想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有德君子
        二、荀子礼治思想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礼法君子
第四章 荀子礼治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荀子礼治思想的价值
        一、有利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有利于道德与法治的结合
    第二节 荀子礼治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二、对解决主要矛盾、加强制度建设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18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4018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1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