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宋儒的术数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21 04:27
  术数作为一种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存在的文化现象,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界对术数外延和内涵的界定,历来众说纷纭。术数和巫术之间是有区别的,神性功能的淡出是术数有别于巫术的最显著特征。术数和数术在不同的时期,含义也是不尽相同的,方术可以完全涵盖此二者。术数和象数易学也有很大差异,象数易学派属于官方经学,而术数则是一门形而下的应用之学。宋代是术数繁荣鼎盛的时期,术数的相关书籍和名目种类都有所增加,术士与宋代政治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代之所以如此盛行各种术数活动,主要是宋代士人的主导的结果。宋代士大夫与术士的交际,有着强烈的政治因素。这种政治的诉求是双向,既有士大夫求助于术士的卜算,也有术士主动攀附于士大夫。相较而言,宋代科举士子与术士之间的交际目的较为单一,士子为卜前程,术士则为谋利。然而,由于“术儒”主要来源于落第科举士子,宋代士大夫又对“术儒”的产生,有着“以儒化术”的改造作用。这样宋代士大夫、科举士子与术士有了相互关联,并呈现出一种“多元互动”的交际关系。他们之间这种“多元互动”集中在术数的占验方面。其验与不验,不仅与术士的巧诈善变、老于世故有关,而且和术数的社...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术数的相关研究
            1.2.1.1 术数的专项研究
            1.2.1.2 术数的整体研究
            1.2.1.3 宋代术数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宋儒的术数思想研究
    1.3 论文相关说明
        1.3.1 论文结构、重点、难点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1 研究观点的创新
        1.4.2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2章 术数的相关问题
    2.1 术数的名实辨析
        2.1.1 上古至商:巫术与术数辨析
        2.1.2 殷商以降:术数、数术与方术的辨析
        2.1.3 术数与象数易学辨析
    2.2 同源:儒学与术数的关联
        2.2.1 儒、术的名实同谓
        2.2.2 《易》乃儒、术之源
        2.2.3 儒、术的交互影响
            2.2.3.1 直觉思维:术数对儒家思维的影响
            2.2.3.2 伦理范式:儒学对术数的影响
        2.2.4 同生共存:儒、术的思维基础
        2.2.5 小结
    2.3 宋代术数发展析论
第3章 宋代儒士与术数
    3.1 多元互动:宋代儒士与术士的交际活动
        3.1.1 宋代士大夫与术士的交际
        3.1.2 宋代科举士子与术士的交际
            3.1.2.1 亦儒亦术:宋代术儒刍议
        3.1.3 余论
    3.2 验与不验:宋代科举的术数活动
        3.2.1 术士的江湖伎俩
            3.2.1.1 亦儒亦术:术士的巧诈善变
            3.2.1.2 术士的老于世故
        3.2.2 术数的社会信仰效应
        3.2.3 术数的理论因子
        3.2.4 余论
    3.3 信与疑:宋代士大夫的术数态度
        3.3.1 信欤
        3.3.2 疑乎
        3.3.3 非信非疑
        3.3.4 余论
    3.4 小结
第4章 涵化:宋儒的术数思想——以堪舆为中心
    4.1 堪舆的相关问题
        4.1.1 先秦至唐:堪舆名实的流变
        4.1.2 宋代堪舆思想析论
    4.2 以孝为本:程朱对堪舆的改造
        4.2.1 孝葬:程朱五姓相宅思想
        4.2.2 程朱孝葬观的社会情境
        4.2.3 儒化:朱熹形势堪舆析解
        4.2.4 以孝为本:程朱堪舆的诠释路径
        4.2.5 余论
    4.3 以儒化术:程朱学派视域下的术数——以程朱、蔡元定为中心
        4.3.1 蔡元定堪舆思想析论——以《发微论》为中心
        4.3.2 程朱的义命观
            4.3.2.1 二程的义命观
            4.3.2.2 朱熹的义命观
    4.4 小结
第5章 排斥:宋儒的术数思想——以星占为中心
    5.1 星占的相关问题
        5.1.1 先秦至唐:星占名实的流变
        5.1.2 宋代星占的相关状况
    5.2 天人相分:王安石“天变不足畏”星占观发微
        5.2.1 王安石对“天变”问题的论述
        5.2.2 “天变不足畏”的思想渊源
        5.2.3 “天变不足畏”的星占认知
        5.2.4 宋神宗对“天变”的态度
        5.2.5 余论
    5.3 以儒排术:司马光的术数观
        5.3.1 司马光的堪舆观
        5.3.2 司马光的星占观
        5.3.3 余论
    5.4 小结
第6章 兼容:宋儒的术数思想——以命理为中心
    6.1 命理的相关问题
        6.1.1 汉魏至唐:命理学的流变
        6.1.2 宋代命理学的相关状况
    6.2 援术补儒:文天祥的命理观
        6.2.1 程朱对命运观的改造
        6.2.2 文天祥命理观的哲学理念
        6.2.3 援术补儒:文天祥“以术窥命”的探索
        6.2.4 援术补儒:文天祥“儒主术辅”思想发微
        6.2.5 结语
    6.3 儒本术末:真德秀的术数观
        6.3.1 以儒为本:真德秀的命运观
        6.3.2 以术为末:真德秀的术数观
        6.3.3 正视“小道”:真德秀的术数观
        6.3.4 余论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18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4018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c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