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的批评与思想的魅力——孟繁华的文学评论风格简论
本文关键词:“诗性”的批评与思想的魅力——孟繁华的文学评论风格简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读过孟繁华先生的文化评论与文学批评文章的人,大多都会情不自禁地被他蕴涵在文字中的激情与智慧所感染,他的文章豁达洒脱,不刻板沉闷,也不轻浅浮泛,就是那么富有诗性而又掷地有声地敲击着阅读者的心性之门。他讲述自己对文学的梦想与期盼,有意无意间把这种梦想与期盼变成了许多人共同的思虑。作为当代十分活跃的文学批评家,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评论 中国知识分子 中国文学 繁华 去政治化 诗性 新时期文学 政治文化 左翼文学
【基金】:吉林大学2010年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吉林大学社科项目——“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文学流变”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读过孟繁华先生的文化评论与文学批评文章的人,大多都会情不自禁地被他蕴涵在文字中的激情与智慧所感染,他的文章豁达洒脱,不刻板沉闷,也不轻浅浮泛,就是那么富有诗性而又掷地有声地敲击着阅读者的心性之门。他讲述自己对文学的梦想与期盼,有意无意间把这种梦想与期盼变成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J];近代史研究;2007年01期
2 颜浩;;鲜活的历史与有趣的学问——读《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J];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赖_g煌;晚清至五四诗歌的言说方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徐敏;中国现代小说史书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占彪;“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王平;清末民初的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雅俗观的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5 周立民;五四精神的叙述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胜昔;现代性的渴望[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晓燕;从激烈的社会批判到沉稳的学理探求[D];河南大学;2006年
3 申朝晖;文化“西游”[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许冰杨;现代民间岗位知识人价值取向及其历史际遇[D];西南大学;2006年
5 刘浪;新国文·新文学·新国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祁春风;现代生活与五四小说的现代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耀宗;青年章太炎的文化政治思想(1897-1910)[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润涛;直扑黑暗的精魂[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常琳;困惑的启蒙[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邓健;从多元系统理论看1900-1919年科幻翻译对中国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骏涛;批评作为一种事业的选择——序孟繁华《文学的新现实》[J];文艺争鸣;1989年04期
2 张炯;;文学批评家的条件与学养[J];语文月刊;1997年12期
3 叶子南;;他能否力挽狂澜?[J];博览群书;2003年01期
4 余和生;;谁是诗中疏凿手? 书生技痒爱论量——中国历代文学批评摭谈[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段崇轩;杜学文;傅书华;孙钊;李金山;杨品;陈坪;王辉;;文学评论:版图的扩张和精神的涣散[J];黄河文学;2007年11期
6 莫雅平;;文学批评与幽默[J];出版广角;1999年03期
7 吴圣刚;;80年代的文学批评——以《文学评论》为中心[J];文艺争鸣;2010年05期
8 谢望新;;期盼广东文学评论再次涨潮——答《信息时报》记者陈川、实习生袁奕雅问[J];作品;2008年03期
9 晓丹;赵仲;;文学批评:在新的挑战面前——记厦门全国文学评论方法论讨论会[J];文学评论;1985年04期
10 ;卷首絮语[J];文学自由谈;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元初;;文学评论写作通识[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2008’西部文学论坛——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在蓉召开[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姚楠;;呼唤文学批评的权威性[A];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李国平;姜广平;;文学的成长有赖于良好的文学生态——与《小说评论》主编李国平对话[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5 康梅钧;;王国维文学批评:学无中西的现代性视角[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蔡钟翔;白岚玲;;金圣叹研究大有可为[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任一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特色——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记之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国华;;坚持创新,建设“中国文学批评学”——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学描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马至融;;历史在坚定地选择——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10 庄桂成;;胡风与苏联模式文学批评[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凯雄;面对这些“陈年”的文字[N];文艺报;2008年
2 湘创;为发展湖南文学评论建言献策[N];文艺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胡殷红;“文学评论要积极传播中国先进文化”[N];文艺报;2003年
4 文波 综述;媒体时代的文学现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杨光祖;魏珂:文学评论的突破与困惑[N];甘肃日报;2003年
6 陈歆耕;文学批评因何而伟大?[N];文汇报;2010年
7 段崇轩邋杜学文;克服精神涣散 重塑现实品格[N];文艺报;2007年
8 梁鸿鹰;强化文学批评的现实力量[N];人民日报;2009年
9 秦文;陕西省作协召开文学评论工作会议[N];文艺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研;当下的文学批评并非真正的多元化[N];辽宁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2 雍青;寻找一种言说的方式[D];武汉大学;2006年
3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启蒙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焦中栋;论钱谦益的明代文学批评[D];浙江大学;2005年
6 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D];四川大学;2003年
7 虞蓉;中国古代妇女的文学批评[D];四川大学;2004年
8 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郭艳娟;阅读的伦理:希利斯·米勒批评理论探幽[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10 杜瑞华;弗洛伊德与文学批评[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辉;灵魂在杰作间的奇遇[D];厦门大学;2007年
2 严小玲;中国古代论诗诗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费雯;对一个学术异流的研究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慧扬;冯健男文学批评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5 杨婧;自由、人性的寻美之旅[D];西南大学;2007年
6 王林丽;论李健吾的文学批评[D];河南大学;2008年
7 张永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学批评及其转型[D];青岛大学;2004年
8 蓝爱国;当代文学批评:多维视野中的身份意识[D];中南大学;2005年
9 李玲玲;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惠;胡风文学批评别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诗性”的批评与思想的魅力——孟繁华的文学评论风格简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43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