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文学评论”双周刊与《文艺报》的是是非非——兼谈1950年代初期“当代文学”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7-07-19 11:08

  本文关键词:“文学评论”双周刊与《文艺报》的是是非非——兼谈1950年代初期“当代文学”的形成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评论” 《文艺报》 势力纷争 刊物体制 批评体制


【摘要】:"文学评论"双周刊是文艺理论家王淑明1950年初在《光明日报》开辟的一种文学副刊。它以对"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而在文艺界引人注目,但它对延安文人的有计划的持续批评,最终招致了《文艺报》的强力反击。双方之间的是是非非及"文学评论"双周刊的最终停刊,一方面折射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界内部不同文学势力之间的微妙关系,另一方面也呈现了"民国经验"在刊物运作方式、文学批评体制等方面逐渐失效和"当代文学"逐渐生成的历史过程。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文学评论” 《文艺报》 势力纷争 刊物体制 批评体制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十七年文学杂志与文学生产”(10YJC751118)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对1949年后的文学报刊,洪子诚先生以“断裂”一词概括其特点,认为“刊物的性质有了很大变化”,“基本上结束了晚清以来以杂志和报纸副刊为中心的文学流派、文学社团的组织方式。”[1]“基本上”,意味着这种判断并不绝对,事实上以“新现实主义”为理论宗旨的《光明日报》“文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静;;精英模型公共政策分析中媒体作用的反思[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尚尔鹏;;介于报纸新闻与广告之间的“软文”概念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马凌;伟大的中庸:重新认识约翰·密尔的新闻思想[J];北方论丛;2003年03期

4 刘文辉;;传媒权力生成——另一种考察视阈[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5 刘成才;;失语的“大他者”——论“十七年”文学中的上海书写[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侯健;;表达自由法制中的管理性权力[J];比较法研究;2008年02期

7 郝家林;;传播学的概念、视野与方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武志勇;当前报刊发行业的三大热点问题解析[J];编辑之友;2005年06期

9 杨保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的双重构成及其关系[J];今传媒;2005年10期

10 董雪飞;;权力·意识形态·启蒙——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批判理论述评[J];今传媒;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俊明;;新诗史叙事场阈中的十七年诗歌[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郑根成;;论传媒社会责任理论的伦理意蕴及其困境[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4 杨艳珊;;伊莱休·卡茨传播思想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5 刘晓慰;;谁的声音更响亮?——析经济权力旨趣规范下的大众传媒[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6 殷晓蓉;;“媒介帝国主义”和“数字鸿沟”——概念内涵及其时代意义的分析比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陈红梅;;试析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及其影响[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张殿元;;传媒内容的嬗变:作为影响机制的广告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张立群;;历史的“观念”、“叙述”及其他——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赵飞;;关于政治传播学本土研究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3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陈宁;一体与异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劲松;都市类报纸的社会角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磊;中国网络新闻报道客观性特征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潘潇霞;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商业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尹成;中国新闻奖的价值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曹碧波;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国家形象构建[D];湘潭大学;2010年

7 潘娴;网络暴力现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石张;延续的边缘化:政治传播中的女性主义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鲁东海;电视新闻伦理的道德冲突与救治[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宇伟忠;中国当代食品安全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播;;《文艺报》的“社论”(1949-1966)[J];文艺争鸣;2007年06期

2 陈国恩;祝学剑;;1950年代文艺论争与苏联文论传播中的《文艺报》[J];江汉论坛;2008年02期

3 魏宝涛;;《文艺报》与“十七年”读者批评空间建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魏宏瑞;;文学场与政治场——以十七年(1949——1966)《文艺报》“编者按”为考察中心[J];扬子江评论;2008年05期

5 王梦湖;史国良;;建国初期《文艺报》对萧也牧小说批判的影响及其意义[J];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06期

6 文质;;《时代的报告·本刊说明》[J];读书;1982年07期

7 洁非 ,美妮;对“质疑”的质疑——《文艺报》1982年第11期理迪文章读后[J];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02期

8 ;文学研究中的系统论观点[J];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01期

9 ;不应自我封锁,回避真实[J];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04期

10 于风政;一场批判 三种声音——试析1954年对《文艺报》的批评[J];北京党史研究;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勇;;《文艺报》的角色扮演与角色转换[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6)[C];2009年

2 洪子诚;;百花时代下的《文艺报》风雨[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3 张炯;;《文艺报》与新中国文学60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6)[C];2009年

4 阎纲;;文风的回忆[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1)[C];2009年

5 周玉宁;;枷锁的打破——访李子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6 ;关于《腐蚀》的版本及其最后一页问题[A];茅盾研究(第六辑)[C];1995年

7 刘構;;雷达:天真又较真的批评家[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4)[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义林;走过六十载征程 《文艺报》影响力日益增强[N];文艺报;2009年

2 ;《文艺报》八年间被引用频次为5179次[N];文艺报;2008年

3 ;刘健:主流媒体应该同艺术品炒作保持距离[N];文艺报;2011年

4 记者 刘構;保持大报风格 加强学术分量[N];文艺报;2001年

5 李长银;“两个小人物”致函《文艺报》事件真相再探[N];中华读书报;2014年

6 闻岩;向自己的历史学习[N];文艺报;2012年

7 刘秀娟;本报召开纪念创刊五十九周年座谈会[N];文艺报;2008年

8 贺新辉;回忆马烽同志二三事[N];中国艺术报;2004年

9 徐庆全;两个“小人物”的信在哪里?[N];中华读书报;2012年

10 弓保安;作嫁衣的操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波;《文艺报》研究(1949-1966)[D];苏州大学;2007年

2 李迎春;建国初期《文艺报》研究(1949—1957)[D];河南大学;2006年

3 马研;《人民日报》、《文艺报》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李卫国;互动中的盘旋[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霖;《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D];青岛大学;2014年

2 姚荣露;论“十七年”时期《文艺报》的文学批评[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罗舒予;《文艺报》关键词研究1956-1965[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晶;试论《文艺报》与中国城市大众文艺的改造与建构[D];湖南大学;2011年

5 柳士安;关于《文艺报》中少数民族文艺相关信息的研究(1949—1989年)[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李红梅;“解冻”文学与“百花”文学:影响与差异[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62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562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1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