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时期第二个文学十年的思考——《文学评论》召开小型座谈会纪要
本文关键词:面向新时期第二个文学十年的思考——《文学评论》召开小型座谈会纪要
更多相关文章: 新时期文学 文学发展 文学评论 文学批评 座谈会 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 寻根文学 编辑部 思考
【摘要】:《面向新时期第二个文学十年的思考》是本刊最近召开的小型座谈会的纪要。与会者采取积极态度反恩了已往的十年文学,又对未来十年提出了自己的畅想。由于立论的角度不同,意见不免有些歧异,但思路开扩,思想活跃,读者读后自会有自己的判断。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文学发展 文学评论 文学批评 座谈会 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 寻根文学 编辑部 思考
【正文快照】: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召开的“中国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闭幕之后的第二个月份—1哭6年n月6日,《文学评论》编辑部召开了有青年评论工作者黄子平、张陵、李洁非、张志忠、陈晋、夏刚、张颐武、张兴劲和文学研究所高级进修班部分学员参加的小型座谈会。会议试图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润田;;“干预生活”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生命线[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赵银棠;;明代纳西族诗人木公和木增[J];华夏人文地理;1980年02期
3 冯其庸;;关于文学史研究的几点意见[J];学习与探索;1980年02期
4 沈敏特;;“写光明为主”与文学的认识作用——谈谈一九四二年以来新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04期
5 傅庆升;;要重视文学的特殊规律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4期
6 ;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开办兄弟民族文学创作班[J];中国民族;1981年05期
7 张佩玉;;谈曹丕的文学理论观点[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8 陈少松;;古代文论中“奇正”说初探[J];学术月刊;1981年06期
9 尚达翔;;从元杂剧的发展看古代文学发展的规律[J];南都学坛;1981年02期
10 张长青;张会恩;;刘勰的文学发展史观——谈《文心雕龙·时序》札记[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燕平;;盛唐诗人审美心理论[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2 方锡球;;文学发展机制与重写文学史[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阎纯德;;我看中国女性文学[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王洲明;;《诗》骚对汉代诗歌影响的对比研究[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朱金城;;论李白的散文[A];李白学刊(第一辑)——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C];1987年
6 阳友权;;创作方法的多样与文学的繁荣[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4年
7 郑国铨;;论文学的价值观念[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8 杨治经;;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与文艺创作的民族化[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9 吴慧颖;;社会主义性质文学和社会主义功能文学——关于社会主义文学的一种系统观[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欧恢章;;通俗文学的兴起和它的文化品格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范今;历史现代转型中的文学潮涌[N];人民日报;2000年
2 朱威廉;文学发展的肥沃土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陈忠实;我说《山河岁月》[N];人民政协报;2000年
4 ;新书点评(3版)[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5 王纪人;九十年代文学写作的变化[N];文汇报;2000年
6 宋炳辉;网络文化给文学带来什么[N];文汇报;2000年
7 ;“五四”与新时期文学的一点比较[N];文汇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李连泰;香港:华文文学发展的桥梁[N];文学报;2000年
9 王长华;关于中国文学史研究和教材编写的审思[N];文艺报;2000年
10 李复威;趋时应变 蓄势待发[N];文艺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格非;萨特与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人的“存在”探询[D];苏州大学;2003年
2 陈力君;代言与立言:新时期文学启蒙话语的嬗变[D];浙江大学;2004年
3 张德明;现代与反现代张力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4年
4 李秀金;日常生活和新时期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洪治纲;反叛与超越[D];浙江大学;2005年
6 王彩萍;儒家文化与新时期作家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王强;隋炀帝文化政策与文学实践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聂济冬;东汉士林风气与文学发展[D];山东大学;2006年
9 王军宁;生态视野中的新时期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学渊;20世纪澳门华文文学社团与文学发展[D];暨南大学;2001年
2 陈雪军;新时期文学读者意识的流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向辉;飘荡的诗的幽灵[D];河南大学;2004年
4 王松涛;胡乐胡舞与唐诗[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厉冰;多重权力制约下的文化与文学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慧;革命精神感召下的理想世界[D];新疆大学;2005年
7 龙小松;初唐后期宫廷政治斗争与文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精科;“地域化”走向的一种解读[D];苏州大学;2005年
9 罗怀;网络媒介时代文学的审美变迁[D];中南大学;2005年
10 李平;都市边缘的舞蹈[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93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993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