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与功能
本文关键词:论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与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论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与功能
发布时间: 2011-06-10 来源: 西藏研究 作者: 尕藏吉
(四)地域性
由于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差异而使得不同地区的舞蹈也不尽相同。如玉树地区以善跳“卓”、“依”舞而著称,也有“热巴”、“锅哇”、“叉”、“弦子”等;“狮子舞”、“野牛舞”、“踢踏舞”、“堆谐”、“囊玛”、“跳神”等源于古老的西藏而独具特色;“庄洛则”则由西藏传入青海后与“则柔”等成为安多藏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自娱性歌舞;“拉什则”(神舞)主要流行在青海安多藏族居住的农业区,尤其在贵德、化隆和黄南的热贡更为盛行,“莫合则”(军舞)、“勒什则”(龙舞)也是热贡地区独具地域特色的舞蹈。而卓(藏语音译,在藏语中就是“舞”的意思)这种融舞蹈、音乐、诗词为一体的古老的藏族民间歌舞,又由于地域、方言、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流派。因此,对卓的称呼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在拉萨、山南、日喀则等雅鲁藏布江流域,称“歌谐”,而在昌都及接近四川、云南的藏区,则称之为“锅庄”。也有称“刺啦冬”、“保而嘎”、“学羌”、“博”等。
在四川藏族羌族自治州嘉绒地区的五屯、四土和马奈锅庄也有差异,如四土锅庄,分为大锅庄和小锅庄两大类,大锅庄的场面较大,形式庄重、严肃,曲调深沉、宏亮。内容多为歌颂宗教与神,歌颂土司、头人和英雄人物,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其中也有一小部分反映劳动者的爱情生活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大锅庄的步伐刚健有力,节奏先慢后快,脚上动作的变化较大。无论是唱腔还是动作都显得高亢舒展、粗犷豪放。小锅庄的场面较小,舞蹈的动律欢快、跳跃活泼。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内容多为歌颂爱情、赞美家乡、欢庆丰收、歌颂自己的劳动生活。除了原地围圈的舞蹈外,还有男女分别列队、男问女答、女问男答、对歌对舞的形式,并且跳得好的女性也可以领舞。五屯的锅庄,分为喜事锅庄和忧事锅庄两大类。在喜事锅庄中,又分为礼仪性锅庄、自娱性锅庄、儿童锅庄和接亲锅庄四大类。按五屯风俗,接亲锅庄只能在嫁女时才跳,丧事锅庄则只能在60岁以上的老人去逝时才跳。在四土地区,则没有这些风俗。而以“天下第一锅庄”著称的“马奈锅庄”又有独特的风采,马奈锅庄区别于一般自娱性和情绪性的锅庄,它有着一整套表演程序,每一场即每一个曲目都有固定名称。它除了庄重、虔诚的大锅庄外,表现的内容也较多,今天保留下来的大多是青年们喜爱的欢悦曲目如:《格札达尔尼宁木初》、《巴伍尼扎》。马奈锅庄区别于其他锅庄的最大特点是,男队领舞人与女队领舞人从不会面和并列行进,锅庄开始时男队单行一排,女领队排在男队末尾,锅庄进行中,男女领队带着各自的舞队相互寻找和尾随对方最后那位演员,故而男女队形都是朝相反方向前进,队形变化复杂。马奈锅庄开始之前要进行交帕子或献哈达仪式,仪式开始前男女各站一边,男女交替对唱,歌词因内容而变换。马奈锅庄动律上区别于其他锅庄的是,随着第一句歌词的结束,才起步跳,左脚在前边跳三步然后跳三下停,待第二句歌词结束后又跳,这样突动突静的动律是其他锅庄所不具备的。马奈锅庄另一个特点也与众不同,就是女子服饰的特别,马奈女人在跳锅庄时,“要穿三件套服饰,最外面是一件披风,中间是大襟藏袍,里面是长袖衬衫配深桶裙,这三件套有它特殊的功用……”
其他藏区的踢踏舞跟西藏踢踏舞基本一致,但脚下动作花样和节奏没有西藏踢踏舞那样复杂、花哨,显得十分整齐、欢快。堆谐(“堆”是西藏西部的一个地方;“谐”是歌曲的意思。“堆谐”就是西藏堆那个地方的一种民间歌舞。实际上就是指踢踏舞)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的差异,根据当地人们的审美要求,形成了各自地域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在堆那个地方就分为两派:南派是堆南地区的人唱的,歌舞比较优美;北派是堆北地区的人唱的,歌舞比较豪壮。后来,堆谐由堆传到拉萨、日喀则和江孜等城市。拉萨人评判堆谐舞蹈跳的好坏以歌舞者在舞蹈时头上顶一碗水,跳完后,水一点也不溢出为标准。可见拉萨堆谐比堆巴堆谐高雅、细腻,而堆巴堆谐则粗犷、朴实。
跳神(宗教仪式舞蹈,跳神是在各地藏传佛教寺院举行法会庆典时由僧侣表演的一种宗教仪式舞蹈)。在各地各派因信奉的本尊和护法神有所不同,因而举行跳神的日期、程序、舞蹈、服饰及称谓也有所不同:北京雍和宫叫“跳布扎”;云南、四川藏区叫“麻羌”;青海叫“跳迁”;内蒙则叫“查玛”。都含有驱鬼迎祥之意,实际上都是西藏“羌姆”在不同地域的传承演变与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而舞蹈作为人类的行为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因此,地理环境的不同对舞蹈的风格特征起到多方面的影响作用,气温的寒与暖、环境的优裕与单调,物质的丰富与贫瘠,文化的发达与闭塞都是制约舞蹈风格特征的因素。如:藏北草原地域辽阔,水草繁茂,牛羊肥壮,天气寒冷,长期骑马腾驰草原放牧牛羊,在这样的环境中炼就了藏北人强悍的体魄,粗犷、热烈的性格,他们的舞蹈风格也就显得矫健、奔放、欢腾,富有草原牧民的生活气息。而拉萨地区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文发达、物资丰富、气候宜人,因此其歌舞优雅、庄重、轻松、活泼、富有表现力。
二、藏族舞蹈的功能
(一)宗教文化功能
马克思指出,在古代社会“舞蹈是一种祭奠形式”。《周礼·地官》载:“舞师掌兵教,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跋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舞蹈既然作为一种宗教的祭奠仪式,那么其具有宗教文化功能是不言而喻的。
比如从传统藏族舞蹈出现的频率看,它多出现在仪式性的场合,主要发挥仪式的功能,而仪式多与宗教信仰有关。宗教仪式以歌舞为中介,实施着其他展演形式无法比拟的文化功能。最主要的是通过歌舞能够达到消解神人对立的目的,即:宗教仪式活动中,歌舞者的歌舞行为可以消解人神、俗圣的对立。仪式中的人和神是整合而不可分离的。藏族歌舞就体现了这种整合和不可分离。无论原始宗教、过渡宗教抑或体系宗教均概莫能外。如有一种巫师(巴窝)在送鬼时要通过歌唱来将自己和非人(妖魔鬼怪)相联系。做法时,巴窝击鼓,晃动身躯,节奏由慢而快,同时挥刀起舞,从室内舞向室外,边舞边似喊似唱,他们利用这些唱出或喊出的、带有乐调的语言再伴上舞步,显示了一种通神的境界与身份,以求天神保佑丰收。秋收后的谢神仪式中也要歌舞,这种歌舞置于仪式中才有作用,是这种歌舞把人和鬼联系在一起。他们是信仰者心灵的“符号”,是信仰的一种象征。歌舞作为传达原始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仪式中直接作用于神启灵谕。文化越原始,仪式越古老,歌舞越富有神性。仪式性的歌舞把人和神、俗和圣牵连到一起。又如出猎前,猎手们按惯例举行仪式。祈祷狩猎丰收,边跳边唱并模拟猎物并制服之的情景,以求在实际狩猎中产生相似的结果。捕猎猎物时也有歌舞。猎手们集体出猎前要唱诵讲述有关狩猎起源的《丰收歌》,获猎归来,他们要在仪式当中唱歌跳舞以示庆贺。在这些歌舞当中人获得了神性,人神对立由此消解。
当宗教世俗化以后,许多宗教的仪式变为世俗化的仪式,但在一些地方,这些世俗化的仪式仍未完全脱离宗教的浸染。过去,居住在西藏墨脱县卡布村的米古巴部落,在春种前的祭祀仪式上,男女数十人,口中反复唱着无人能理解的歌词,手持棍棒,围着祭台,一边用棍戳地,一边跳着简单的交叉舞步。珞巴族的这种“无言”之歌舞成为他们原始信仰极其重要的标志。博嘎尔部落猎人的“崩布—布”仪式中,舞者不断地喊“嗨”,同时一边持刀跳跃,一边模拟与猛兽搏斗、撕杀状。米林县纳玉沟博嘎尔部落的猎人出猎前的刀舞,也是如此。
时至今日,在藏传佛教的一些重大佛事活动如各种法会及开光、超度、请佛仪式中,仍然少不了具有宗教文化功能的歌舞。其中藏传佛教由僧侣表演的跳神仪式就几乎遍布藏区各大寺院。
藏族许多仪式性的民间歌舞都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如由上层社会传入民间的古典歌舞囊玛,其歌词及舞蹈内容充斥大量颂扬佛、寺院、祝福吉祥等内容;过去用于隆重宗教活动的大型歌舞“谐钦”,,其歌舞内容与宗教有关,表现信仰的虔诚。
(二)健身功能
首先,从动作技巧看。藏族舞蹈具有“颤”、“开”、“顺”、“左”、“绕”等五大元素。仅仅脚步动作就有“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以及猫跳等技巧。还有“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等舞蹈动律。仅仅手势动作就有“拉”、“悠”、“甩”、“扰”、“推”、“升”、“扬”等7种变化。有些舞蹈动作甚至近乎杂技表演,可见藏族舞蹈动作技巧之丰富性和复杂性,这从生理学的角度看极具全身锻炼的可操作性。正因为藏族舞蹈具有如此多的特点和优点,所以可以使人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和锻炼。
其次,从审美效果看。藏族歌舞的场面气氛极富感染力,如锅庄这种最为典型的群众性舞蹈,一般没有伴奏乐器,边歌边舞,舞蹈节奏随歌而动。舞曲一般较为缓慢,浑厚悠扬。锅庄舞讲究手臂的动作,手臂挥动的幅度大而动作变化多,起伏跌宕,奔放优美,场面甚为壮观。跳弦子舞时众舞者时聚时散,或急或缓,舞姿飘逸洒脱,轻柔连绵。伴奏音乐抒情悠扬,令人陶醉。踢踏舞则注重脚部动作,舞步动作丰富,节奏变化多,其中“降谐”节奏较慢,轻歌慢舞;“觉谐”舞步节奏快,疾歌快舞。有时舞者将长条木板放在地上,大家在木板上跳舞,这样踢踏不仅是多变的舞步,还增加了响亮的舞步声。此时的舞蹈其妙在于,不仅是可看的舞,而且还是“可听”的舞。热巴舞要求将说、唱、舞蹈表演融为一体,因此,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再加上手势的动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加上各种旋律的舞曲,陶冶人们的心灵,从而对人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具有健身作用。
(三)民族凝聚功能
格罗塞曾说:“原始舞蹈的意义全在于统一社会的感应力”。《周礼·春官·宗伯》亦云:“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悦远人以作动物。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
马家窑文化舞蹈盆和宗日文化舞蹈盆上的连臂舞,不管它是围火、围器皿抑或狩猎巫术、食物分享仪式中的环形舞,总之,它不仅是对原始公有制这样一种抽象“公共”概念的表达,同时也是氏族部落等某一社会组织中“公共”、“共同”或“团结”关系的体现。
印度学者玛来亚认为连臂舞所体现的是一种团结的文化内涵;靳之林先生在其《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衍之神——抓髻娃娃》一书中谈到,他在法国访问时曾见到过这种连臂舞的艺术形象。当他问及该艺术形象的含义时,法国人说这是团结力量的象征。不过这只是对连臂舞的现代理解,而不是人类学上的解释,因为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连臂舞或圆圈舞、环形舞首先是一种宗教仪式和祭祀。这种早期的宗教仪式和祭祀发展到今天,其形式和内涵当然有所变化。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从原始“公共”的隐喻,下推到现代“团结”、“凝聚”的象征。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绎,当今不管是宗教舞蹈还是民间舞蹈,也不管是自娱性、娱人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的藏族舞蹈,都为增强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藏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强烈地影响和引导着人们的共同意识和文化需要,使得人们自觉地强化了社会集体意识,增强了社会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凝聚力。在藏族歌舞活动中有世代相传的共同遵守的民族礼俗。如在藏族的各大节日上,都穿民族服装,尤其是进行舞蹈时穿着民族服装增强审美感观效果。在藏区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宗教节日和民间节日上,跳“羌姆”等舞蹈是经常可见的,但重要的不是舞蹈本身,重要的在于节日是宗教的形式,以节日为中介,加之广大群众的参与,极大地丰富了节日的内容。在节日中,大量的民俗活动、游戏活动、艺术活动得以充分展示,从而使藏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念如惩恶扬善、热爱自然、尊重万物等,得以进一步巩固、统一和宣扬。节日期间,他们身着藏装,扶老携幼,来自四面八方,人山人海,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民族群体成员的角色,既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性情,又广交了朋友,增进了团结和友谊。在进行文娱活动的同时,还进行物资交流,并借此传播文化,以此来增强民族的内聚力。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突显,以“锅庄”为主的藏族舞蹈在城市、农村、牧区再次掀起热潮,近年来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广场、小区院落、大街小巷到处焕发着勃勃生机,男女老少,工人、干部、学生、农牧民以及各兄弟民族都融入到藏族“锅庄”歌舞文化的氛围中,在增强了藏民族本身内聚力的同时,也增进了与其他各民族间、工种间、地区间和城乡间的团结合作,充分发挥了藏族舞蹈的民族凝聚功能。
(四)弘扬藏族文化功能
藏族舞蹈作为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与藏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道德、生产、生活、文化密不可分,充分体现了藏族文化的民族个性,体现了藏族特定的宗教观、自然观、社会观、道德观、伦理观和人际观,因而相应地构成了维护群体、惩恶扬善、长幼有序、鼓励生育、农牧为本、热爱自然、尊重万物等道德伦理观念,向世人展示出藏族文化的亮丽风采,并在展示中得到传承、发展和弘扬。近几年,青海热贡“六月会”的艺术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扩展,有关部门举办“热贡艺术节”,注重发挥“六月会”的文化内涵,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藏戏表演、民间绘画展览、宗教舞蹈表演等内容,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热贡藏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五)创建和谐社会功能
如今,除了藏族外,其他各兄弟民族亦参与到各种娱乐性的藏舞表演健身活动中,尤其对锅庄舞表现出了极大热忱,在这种舞蹈场合中,人们打破了年龄界限、也打破了民族界限,众舞者洋溢在浓郁而和谐的艺术文化当中,创造出团结、和谐、进步的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讲,藏族舞蹈具有创建和谐社会的功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藏族舞蹈是由藏民族传统的思想文化、特殊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滋养而成,具有历史性、传统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社会特性和宗教文化、健身、民族凝聚、弘扬藏族文化、创建和谐社会的功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现代化建设、全民健身、保持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活动中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收稿日期]2010-11-18
[作者简介]尕藏吉(1972-),女,藏族,馆员,主要从事考古发掘、藏学研究。(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7)
本文关键词:论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与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1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41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