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解构中身体“动”与“静”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2 15:01
我国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曾定义“身体万物,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则成就其天地万物之“大体””。身体是创造和传递人类文明的载体,无论是远古劳动时期,还是二十一世纪科技时代,都在不断创造无穷无尽的新时代的文明和文化。舞蹈文化的传承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更多元的传承方式。“动作解构”是探索舞蹈中身体运动哲学性的技法,以及身体语言的无限性和独特性的技法,更是一种探索身体运动之“道”的方式与途径。本文主要通过“动作解构”对身体的“动”与“静”进行探索。首先,从舞蹈动作的“时间”、“空间”、“力量”,去解与构身体的“动与静”,使身体成为动作载体或“材料”。其次,通过解构的“途径”继续探索身体运动的规律,并从身体的规律中去发现身体表层与深层“动”与“静”的内在关系,由此对身体语言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与认知。最后,从舞蹈身体语言产生出自己解读与认知,并发掘能够提炼出无穷的身体语言和更多元的舞蹈创作素材。借助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舞蹈创作达到身体语言的最大化表达。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其次,思维“解”与“构”是一种不同
12最后,《高原》的创作理念源于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中“无”与“有”的思想,编导借用此思想解读自己的舞蹈之道,将自己从学习舞蹈的经历中对舞蹈身体、对生命的感悟与认知融入到作品之中,在作品中始与终的“一望”(仿佛来过这里)与“一回眸”(仿佛去过那里)间真实、简单、坚定、自然的经历的舞蹈之路与生命历程的情节。以舞者身体之“动”,来体现编导思维之“静”。这是一“形”一“隐”的动与静连接。2.创作手法(1)从编导视角而言第一,在创作原创作品《高原》中,编导将首尾运用相对“静”的形态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例如:编导通过一开始进入表演时以“合掌”的动作前行,到舞台中央的“转圈凝望”,到出左手与收回等平静的动作表达,来阐述“这片高原”自己曾经来过,以及在作品最后编导以“倒带”的创作技法,对第一舞段进行重复,表达“那片高原”自己曾去过。编导用“来过”与“去过”内心构建,以及“望”与“回头”的身体形态变化,来表达自己在离乡追梦中对于“时间”的感悟。图3第二,在创作中身体“动”是一种必然性。例如:通过身体的运动来表达编导“静态”的创作思维,只有“动”才能显现“静”的本质。例如:在笔者的作品《高原》中,首先,通过“躺地看天空”、“玩水”、“梳头发”、“在草原蹦蹦跳跳”等动作,来抒发编导的思乡之情。其次,通过“眼神”、“指尖”、“回头”等细微的动作来表达编导内心的情感变化。这一表达建立在“无实物”的表演之上,表演过程中舞者内心必
13须达到一种高度的宁静状态,才能真实的感知与“看到”编导设计的情境,从而表演上达到一种“动静合一”的空间点。图4(2)从舞者视角而言作品《高原》是笔者自导自演的独舞原创作品。从舞者的角度对于身体“动”与“静”的剖析与认知主要体现于,表演过程中从“动态”变化中体悟,编导设计“静”的内涵。例如:作品中“合掌前行”、“转身凝望”、“出左手又收回”等动作,舞者需要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通过“无实物表演”去真真实实的体会,并“看到”编导创作构图之上“静的画面”。这是一种舞者通过自己身体“动”的感知下与编导创作思维中“静”的吻合状态。以及,在作品中“躺地看天空”、“玩水”、“梳理头发”、“在草原蹦蹦跳跳”的生活状态,作为演员必须在表演过程中将自己带入情景中,才能将编导思维内“静”的构图呈现出来。作为舞者必须深刻了解自己的身体,才能在表演中达到一种相对规范、舒服、自如的状态驾驭身体去表达。通过清晰地了解每一个所有动作之上的“情绪”、“情感”与“情怀”的“来源”,从而“由内而外”去传递、去表达编导的创作愿望与精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德里达的“解构”视角看传统舞蹈“虚象”之驳杂与后现代舞蹈之“身体存现”[J]. 张大策.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8(01)
[2]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媒介传播路径的解构与重塑——以动作电影为例[J]. 何汛. 中华文化论坛. 2017(09)
[3]探析“动作解构”与中国舞创作[J]. 王珊珊. 河南农业. 2016(12)
[4]浅谈中国古典舞动作解构课[J]. 苏超. 商. 2013(18)
[5]“解构”在舞蹈创作中的是与非[J]. 李琦. 舞蹈. 2010(11)
[6]动作解构之于中国舞编导的功能[J]. 江靖弋.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5(01)
本文编号:3403954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其次,思维“解”与“构”是一种不同
12最后,《高原》的创作理念源于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中“无”与“有”的思想,编导借用此思想解读自己的舞蹈之道,将自己从学习舞蹈的经历中对舞蹈身体、对生命的感悟与认知融入到作品之中,在作品中始与终的“一望”(仿佛来过这里)与“一回眸”(仿佛去过那里)间真实、简单、坚定、自然的经历的舞蹈之路与生命历程的情节。以舞者身体之“动”,来体现编导思维之“静”。这是一“形”一“隐”的动与静连接。2.创作手法(1)从编导视角而言第一,在创作原创作品《高原》中,编导将首尾运用相对“静”的形态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例如:编导通过一开始进入表演时以“合掌”的动作前行,到舞台中央的“转圈凝望”,到出左手与收回等平静的动作表达,来阐述“这片高原”自己曾经来过,以及在作品最后编导以“倒带”的创作技法,对第一舞段进行重复,表达“那片高原”自己曾去过。编导用“来过”与“去过”内心构建,以及“望”与“回头”的身体形态变化,来表达自己在离乡追梦中对于“时间”的感悟。图3第二,在创作中身体“动”是一种必然性。例如:通过身体的运动来表达编导“静态”的创作思维,只有“动”才能显现“静”的本质。例如:在笔者的作品《高原》中,首先,通过“躺地看天空”、“玩水”、“梳头发”、“在草原蹦蹦跳跳”等动作,来抒发编导的思乡之情。其次,通过“眼神”、“指尖”、“回头”等细微的动作来表达编导内心的情感变化。这一表达建立在“无实物”的表演之上,表演过程中舞者内心必
13须达到一种高度的宁静状态,才能真实的感知与“看到”编导设计的情境,从而表演上达到一种“动静合一”的空间点。图4(2)从舞者视角而言作品《高原》是笔者自导自演的独舞原创作品。从舞者的角度对于身体“动”与“静”的剖析与认知主要体现于,表演过程中从“动态”变化中体悟,编导设计“静”的内涵。例如:作品中“合掌前行”、“转身凝望”、“出左手又收回”等动作,舞者需要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通过“无实物表演”去真真实实的体会,并“看到”编导创作构图之上“静的画面”。这是一种舞者通过自己身体“动”的感知下与编导创作思维中“静”的吻合状态。以及,在作品中“躺地看天空”、“玩水”、“梳理头发”、“在草原蹦蹦跳跳”的生活状态,作为演员必须在表演过程中将自己带入情景中,才能将编导思维内“静”的构图呈现出来。作为舞者必须深刻了解自己的身体,才能在表演中达到一种相对规范、舒服、自如的状态驾驭身体去表达。通过清晰地了解每一个所有动作之上的“情绪”、“情感”与“情怀”的“来源”,从而“由内而外”去传递、去表达编导的创作愿望与精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德里达的“解构”视角看传统舞蹈“虚象”之驳杂与后现代舞蹈之“身体存现”[J]. 张大策.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8(01)
[2]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媒介传播路径的解构与重塑——以动作电影为例[J]. 何汛. 中华文化论坛. 2017(09)
[3]探析“动作解构”与中国舞创作[J]. 王珊珊. 河南农业. 2016(12)
[4]浅谈中国古典舞动作解构课[J]. 苏超. 商. 2013(18)
[5]“解构”在舞蹈创作中的是与非[J]. 李琦. 舞蹈. 2010(11)
[6]动作解构之于中国舞编导的功能[J]. 江靖弋.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5(01)
本文编号:3403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40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