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原始宗教舞蹈象征意义的身体表达——纳西族阮可东巴舞蹈身体动作文化符号解构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2-02-08 13:44
  运用田野调查方法,以滇藏交界区域纳西族阮可东巴舞蹈为研究个案,通过解构与重构原始宗教舞蹈身体动作文化符号,验证和分析原始宗教舞蹈象征意义与原始身体动作形态之间存在的依存互动的发展规律。研究表明:原始宗教信仰与原始宗教舞蹈象征意义及身体表达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原始宗教信仰由自然崇拜向祖灵及神灵崇拜转变,促使原始宗教仪式舞蹈象征体系及其外显的身体动作形态,从单一结构向系统转变和发展,其基本构成单元身体动作文化符号与动作组合和动作要素之间存在着依存互动的密切关系。 

【文章来源】:体育学刊. 2019,2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原始宗教舞蹈象征意义的身体表达——纳西族阮可东巴舞蹈身体动作文化符号解构与重构


典型动物崇拜类舞蹈身体动作文化符号及典型动作

文化符号,身体动作,典型动作,神灵崇拜


典型精灵及神灵崇拜类舞蹈身体动作文化符号及典型动作

身体动作,文化符号,动物崇拜,层级关系


墓恚?虼耍?饕?逑侄?锷?灵崇拜观念。3个舞蹈都有两个相同的身体动作文化符号,一个是舞蹈的准备部分,象征着迎请神兽威灵达成“人神一体”,主要由并步屈体收展臂动作组成;另一个是舞蹈的结束部分,象征鬼已被镇杀、驱赶,主要由脚跟连续点地动作组成。除此之外,表现镇鬼场景的身体动作文化符号有11个,并形成近30多个动作组合。鉴于组成动物崇拜类舞蹈身体动作文化符号较多,课题组在3个典型动物崇拜类舞蹈中分别抽取一个代表性身体动作文化符号,与原始舞蹈身体动作形态及原始崇拜层级关系进行了归类及分析(见图3)。图3典型动物崇拜类舞蹈身体动作文化符号与动作形态及原始崇拜层级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原始宗教仪式舞蹈与武术套路形成的双向实证研究[J]. 和春云,胡小明,葛锦润,和永杰,许俊菊,谭广鑫.  体育科学. 2014(11)
[2]东巴跳源于纳西族丧葬舞蹈的田野调查[J]. 和春云,胡小明,葛锦润,和永杰.  体育学刊. 2014(01)
[3]体育人类学方法论[J]. 胡小明.  体育科学. 2013(11)



本文编号:3615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615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f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