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编舞与舞剧的交响诗化——以《长城》和《无字碑》为例
发布时间:2024-04-11 20:10
"舞蹈诗剧"或曰"舞剧的交响诗化",是舞剧艺术本体探索与传统舞剧"相揖别"的"分水岭"。①本文所列举的范东凯、张建民的《长城》和张守和及其同班学友的《无字碑》,他们的创作理念都受到肖苏华教授所传授的"交响编舞法"的影响。"舞蹈交响化"这一编创的理念,引起"舞蹈诗"的转变,这种逐渐淡化情节转变是"舞蹈交响织体"所导致的结果,是"诗化舞剧"与"舞蹈诗剧"的一种探索。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长城》———视觉空间的交响性与舞段情节的暗示性
(一) 视觉空间的交响性
(二) 舞蹈语言的个性化与舞段情节的暗示性
二、《无字碑》———舞剧的交响诗化
(一) 借用交响音乐的思维方式来体现舞剧戏剧情节
(二) 音乐的动作思维———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心理描写
三、结语
本文编号:3951083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长城》———视觉空间的交响性与舞段情节的暗示性
(一) 视觉空间的交响性
(二) 舞蹈语言的个性化与舞段情节的暗示性
二、《无字碑》———舞剧的交响诗化
(一) 借用交响音乐的思维方式来体现舞剧戏剧情节
(二) 音乐的动作思维———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心理描写
三、结语
本文编号:3951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95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