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探寻现当代江苏经典舞蹈审美流变

发布时间:2017-06-03 04:16

  本文关键词:探寻现当代江苏经典舞蹈审美流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1964年《丰收歌》到2007年《小城雨巷》,是江苏舞蹈迅猛发展的阶段,每一个时期都有超前于时代表现力的舞蹈作品出现。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中国的国情非常特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得不说新世纪之前的中国舞蹈,很大程度上随着党对文艺的态度影响有所发展或受到阻碍。本文将江苏经典舞蹈剧目与其所处时期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历史因素相结合,来分析舞蹈产生的各种不同的审美思想,并且从舞蹈本身挖掘时代的审美趋势。分析过程更为注重舞蹈与大环境的联系,但不弱化舞蹈编导本身对于生活的感悟与提炼。本题目将为江苏舞蹈历史做一个部分的线性串联,使得这一时期的江苏舞蹈变化清晰的呈现出来。 本文的主体结构按时间分成三个章节,每20年作为一个主要审美趋势转变的分界点。第一章60、70年代的江苏舞蹈作品,在文革时期走向了扭曲的畸形发展之路,以十年文化浩劫为分割,前期较为繁荣、后期拨乱反正开始出现转机,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思维影响下,展现出“劳动即是美”的朴素现实主义审美观;第二章80、90年代的江苏舞蹈作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江苏舞蹈作品在文革中压抑的创作力爆发出来,舞蹈不再是政治宣传的手段,恢复舞蹈本体的意识在精神文明建设与市场化的双重推动下,走向了以人为本的“劳动创作美”;第三章20世纪末至今的江苏舞蹈作品,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与市场高度开放的环境中,走出了现代化的思维和现代化的表现手法相融合的舞蹈作品,从舞蹈意境营造的角度呈现出“脱离”劳动之美的诗意审美观。 通过分析的审美观流变过程,能够清晰的找出经典作品的所存在的共性特征:一植根地域特色,以水文化为主线的江南风情。二、抓住时代的特征,拥有超越时代的表现力。可以说只要能够做到这两点,一定可以创作出经典的江苏舞蹈作品。
【关键词】:现当代 江苏舞蹈 审美观 流变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7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0
  • 第1章 二十世纪60、70年代的江苏舞蹈10-16
  • 1.1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文艺发展道路10-12
  • 1.1.1 “双百方针”是舞蹈发展的催化剂10-11
  • 1.1.2 “四人帮”文艺谬论使舞蹈艺术畸形发展11-12
  • 1.2 朴素的现实主义审美观12-16
  • 1.2.1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思想12-13
  • 1.2.2 浓郁的生活气息之舞13-15
  • 1.2.3 大众审美观——“劳动”即是美15-16
  • 第2章 二十世纪80、90年代的江苏舞蹈16-22
  • 2.1 改革开放推动舞蹈多样繁荣16-18
  • 2.1.1 “双百方针”的真正实施16-17
  • 2.1.2 精神文明建设与市场化17-18
  • 2.2 追求美的人文主义18-22
  • 2.2.1 新时期的舞蹈本体意识18-19
  • 2.2.2 创作理念多元化之舞19-21
  • 2.2.3 审美趋势转变——劳动产生美21-22
  • 第3章 二十世纪末至今的江苏舞蹈22-28
  • 3.1 生产力高度发展下的舞蹈创作22-24
  • 3.1.1 “双百方针”的延续发展22-23
  • 3.1.2 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政策引导23-24
  • 3.2 印象主义的意境追求24-28
  • 3.2.1 现代化创作手法之舞24-25
  • 3.2.2 审美意境追求——“脱离”了劳动的美25-28
  • 结论28-30
  • 附录30-32
  • 参考文献32-33
  • 致谢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云艳;;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舞蹈的创作环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殷亚昭;永不凋谢的鲜花——当代江苏舞蹈的回顾与求索[J];艺术百家;199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探寻现当代江苏经典舞蹈审美流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7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417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f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