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浅谈现代舞舞剧《雷和雨》的现代精神

发布时间:2017-06-20 11:09

  本文关键词:浅谈现代舞舞剧《雷和雨》的现代精神,,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该文通过对现代舞舞剧《雷和雨》的结构形式、动作编创、舞台调度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现代主义的产生背景,现代主义追求实验自由,注重内心体验和描述,强调形式感的独特表现的精神。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
【关键词】现代主义 抽象、象征和变形 实验自由 描述内心 自我意识 表现形式的强调
【分类号】:J723
【正文快照】: 一、现代主义和现代舞现代主义在西方是一项声势浩大的艺术运动,自十九世纪后半期前后持续了大约半个多世纪,高峰期在1912年至1922年,文学上以庞得的诗,艾略特的《荒原》(1922年),乔依斯的《尤利西斯》(1922年)为代表。现代主义兴起于资本主义剧烈变革的时期,反映了经济高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炫;;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三个缺失[J];文学评论;2007年01期

2 韩传喜;;现代性语境下中国先锋文学世纪末之流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杨琳;马俊;;贾平凹小说神秘性的审美探究[J];唐都学刊;2006年02期

4 张乃良;“流氓”的魂幡——民间精神之一帜[J];文艺争鸣;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志华;“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丁玉龙;当代蒙古语诗歌综合研究(1947年-1978年)[D];内蒙古大学;2004年

3 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研究(1949-1976年)[D];武汉大学;2005年

4 杨懿斐;《朝霞》:“文革”后期主流文学的样板[D];吉林大学;2006年

5 伊克巴尔·吐尔逊;二十世纪维吾尔文学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江红英;中国新时期知青小说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涂昊;二十世纪末中国小说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刘雄平;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1928-1936)[D];暨南大学;2006年

9 张小平;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先锋戏剧[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思力;论余华小说的可持续性写作[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2 田晓佳;论京派批评话语的建构[D];辽宁大学;2007年

3 李珉;理想的表达[D];四川大学;2007年

4 胡非玄;超文性戏仿理论试说[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5 华国栋;<流浪北京>与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生[D];暨南大学;2007年

6 赵宝霞;论大众文化时代李碧华的小说创作[D];暨南大学;2007年

7 徐先智;想象现代中国的方式[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竞男;论迟子建乡土小说创作的审美特征[D];延边大学;2007年

9 刘秀芳;二十世纪女性文学中的“上海书写”——以张爱玲、王安忆、卫慧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伟;“霸王别姬”母题的现代流变与阐释[D];河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斯·梭罗门 ,齐宙;现代主义的特性:作为当代艺术的电影[J];世界电影;1981年03期

2 郑凡;略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意义[J];思想战线;1981年02期

3 ;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举行年会[J];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02期

4 白嗣宏;高尔基论现代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03期

5 刘五凤;关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讨论[J];龙岩师专学报;1983年01期

6 刘贻清;“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主义”质疑[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7 王佐良;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一个回顾[J];文艺研究;1983年04期

8 ;如何认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J];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03期

9 卞之琳;;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构不成一对矛盾(著译者言)[J];读书;1983年05期

10 邓绍基;;明显地表现了一种错误倾向[J];文学评论;198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杰;;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刘保端;;社会主义文学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3 刘珙;;中国当代文学未来的美学断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4 凯文·纽特;;根据传统和当代日本建筑的特殊场所、时间与模式在建筑设计中调和全球性和地方性(英文)[A];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陈旭光;;悖论与选择——“全球化”语境中华语电影现代化/民族化问题之省思[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黄有柱;;包豪斯新造型精神解析[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游斌;;多元一体的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评蔡德贵主编的《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研究》[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9 孙慕义;;汉语生命伦理学的后现代反省[A];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朱双一;;中国新文学思潮脉络在当代台湾的延续[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稀方;香港小说:通俗文学?严肃文学?[N];光明日报;2000年

2 ;椅子的魅力[N];湖北日报;2000年

3 朱晖;全球化与后现代[N];社会科学报;2000年

4 张翔;迷失于话语与历史之间的“后现代”[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5 刘士杰;九叶诗人辛笛主张——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N];文艺报;2000年

6 王兆胜;启蒙与探索[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北塔;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陈永苗(福州);锣声与鼓声:“本土资源”质疑[N];社会科学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俞小石;白领趣味冲击文坛 理论不能固步自封[N];文学报;2001年

10 王仲;我看“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N];文艺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爱华;“突现论”中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朱立立;论台湾现代派小说的精神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孔明安;仿真与技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陈世丹;库尔特·冯内古特对现实世界与小说世界的解构与重构及其新历史主义倾向[D];厦门大学;2002年

6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7 尹少淳;理想与现实:基础美术教育的知识观及课程组织[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叶虎;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思潮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徐鲁亚;神话与传说—论人类学文化撰写范式的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10 董小玉;暮色中的寻找[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林;主体性的神话与消亡[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吴兰;选择·变异——论新感觉派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接受[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锋;望舒的现代梦[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谢登斌;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马晓明;《小世界》的解读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吕燕;文学虚构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萍;走近福克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董可木;现代主义绘画自律性发展及其实践[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晓敏;隐性启蒙与现代主义色质[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10 邹春玲;后现代主义和批判式教学法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应用[D];黑龙江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浅谈现代舞舞剧《雷和雨》的现代精神,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465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2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