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湘西南地区梅山峒民“炭花舞”技法及其文化意蕴

发布时间:2017-08-18 18:04

  本文关键词:湘西南地区梅山峒民“炭花舞”技法及其文化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炭花舞 历史传承 技法 文化意蕴


【摘要】:隆回七江炭花舞是古梅山文化中独特的民俗舞蹈,是渔猎时期诞生的舞蹈"活化石",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表达着古梅山的氏族图腾、信仰民俗、生产民俗,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炭花舞通过绕、抖、收、蹲等肢体动作,使舞蹈变化万千,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作者单位】: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炭花舞 历史传承 技法 文化意蕴
【基金】:2012年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基于音乐音响学的大学校园‘声景’设计研究”(12C0990)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J722.22
【正文快照】: 炭花舞也叫舞炭花,是湘西南梅山文化中独特的一种传统艺术,主要流传在湖南省隆回县七江乡,是渔猎时期诞生的舞蹈活化石,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积淀,表达着古老梅山峒民的传统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美学和艺术价值。隆回炭花舞经历了梅山先祖时代的萌芽期、唐宋以后的孕育期、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怀荪;梅山神张五郎探略[J];民族论坛;1997年04期

2 覃洁贞;论瑶族传统舞蹈的民俗意蕴[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赵洁;;炭花舞,一个炫丽璀璨的千年童话[J];邵阳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张劲松;;新化县梅山文化的特色及价值[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邱卫红;;独一无二的梅山文化张五郎造像[J];收藏;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姜又春;;梅山宗教的医疗民俗[J];民族论坛;2012年04期

2 罗青梅;尹华光;;构建扶贫县生态旅游品牌营销策略的设想——以湖南省新化县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05期

3 毛攀云;石潇纯;周探科;;1988—2012年梅山文化研究述略[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张泽洪;道教传入瑶族地区的时代新考[J];思想战线;2002年04期

5 倪彩霞;;族群变迁与文化聚合——关于梅山教的调查与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01期

6 李怀荪;;独特的溆浦巫傩[J];中国楚辞学;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书峰;湖南瑶传道教音乐与梅山文化[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艳红;客家民俗体育的实证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2 范泽容;湖南江华地区瑶族长鼓舞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肖璇;论中国梅山文化生态园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性表达[D];湖南大学;2010年

4 陈东云;瑶族传统舞蹈的保护与教育传承[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世莉;瑶族长鼓舞文化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丽萍;;关于中国民族音乐与相关文化可融性的体现[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02期

2 罗蓉;;浅谈四川挑花的艺术特征[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04期

3 侯杰;段文艳;;信仰民俗的历史传承与乡村社会秩序探析——以河北省高碑店市大义店村冰雹会为中心的考察[J];民俗研究;2010年04期

4 吕军;周高亮;;金代红绿彩的考古发现及其历史传承[J];中原文物;2011年03期

5 曹佳玲;;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思想的渊源及其诗文表现[J];甘肃林业高职教育(综合版);2010年02期

6 赵亮;;论创先争优的历史传承与经验[J];党史文苑;2011年08期

7 柯培雄;浅谈水彩画教学中的技法与表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8 洪耀辉;沈从文讽刺艺术管窥[J];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9 岳立;背景资料:格西学位的历史传承和评述[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4年05期

10 申波;中国军旅手风琴音乐的审美视角[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自鸿;;印花图案的技法表现与拓展[A];佶龙杯第四届全国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丁云;;对杭州城市色彩分析有感[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虞锡君;;浙北特色块状经济的历史传承[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新宪;;论闽台家族文化的历史传承[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5 刘康华;;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秦世森;;从民间传说中寻觅大禹在禹城的足迹[A];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C];2002年

7 安文新;;试论夜郎文化旅游资源定位定量分析[A];乌蒙论坛[C];2006年

8 李濵;;探寻失落的精神[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曹和平;;中国经济制度的历史传承与当代竞争[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经济学视角下的文化繁荣与交流”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王成荣;;老字号的历史传承与品牌创新[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华 陶立民;作战理论研究方法的精髓[N];解放军报;2010年

2 李涛;中国银行:百年气质[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杨卫平;历史传承酒标再现[N];中国商报;2003年

4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周波;历史传承是认定商标知名度因素之一[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5 樊良树;晚近鄂东学人的历史传承[N];湖北日报;2004年

6 朱颜;金像论坛亮相 深入探讨学术[N];中国摄影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周金香;在历史传承中实现腾飞[N];唐山劳动日报;2006年

8 ;发展见证历史 历史传承精神[N];国际商报;2008年

9 记者 李娜;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的研究[N];四平日报;2007年

10 邱琦;重元寺的历史传承[N];苏州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晨阳;“意”与“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李尚群;创新团队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潘缨;唐卡的审美意蕴和技法材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张翼;论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建构[D];浙江大学;2009年

5 牛永革;地理品牌特征及其形象的关联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有川;里盖蒂音乐创作中和声语言的技法特征与发展轨迹[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9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淑娟;中国传统颜料的性能及技法[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海洋;铜版画中印痕美的表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 戴晓青;关于当前古筝演奏技法符号规范化的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4 张咏梅;浅谈现代纤维艺术综合材料和技法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8年

5 于航;材料创造的美[D];重庆大学;2007年

6 薛玉;论油画肌理在现代绘画中的表现力[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天一;浅析福雷钢琴作品的主要技法[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孟娜;潍坊风筝艺术的历史传承[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史蕊;“y龇岱省钡奶拼伺璠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蔡菁婧;从记谱符号看现代大提琴作品中的新演奏形式[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695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695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5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