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偶然里的张力_文学张力论纲

发布时间:2016-10-31 11:59

  本文关键词:文学张力论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2卷第6期(总第215期)

JOURNALOF

SHANDONGNORMALuNrVERSrrv(Humanities

andSocial

Sciences)

柳V01.52

No.6(GeneralNo.215)

文学张力论纲

刊、书文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文学张力可以界定为: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凡当至少两种似乎不相容的文学元素构成新的统一体时,各方并不消除对立关系,而是互相比较、衬映、抗衡、冲击,使读者的思维不断在各极中往返、游移,在多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立体感受。它具有四个特征:多义性,情感的饱绽,包孕矛盾对立,弯弓待发的运动感。文学张力中的美是一种“坚奥的美”,经历了惊讶一压抑、涵咏一释放两个阶段后,指向审美超越。优秀的文本建立在恰当的张力度的基础之上,使文本的信息量和由文本激发的读者审美感受量都指向最大化。

关键词:

文学张力;语言张力;内容张力;美学阐释

中图分类号: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Y/)06一(1320—06

在文学理论中,“张力”一词源于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艾物的绳子或拉车的绳子内部就存在张力。物理张力的特征伦 退特。1937年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指出:“为描述

有二:其一,它产生于静止或相对静止的事物中,如挂重物的这种成就(指在诗的价值的评判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评判标准

绳子是静止的,拉车的绳子于车是相对静止的;其二,它是相——引者注),我提出张力(Tension)这个名词。我不是把它当

互作用的力,不是单一方向的力,如拉车的绳子受到向前和作一般的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名词,

向后两个方向的力。假如绳子脱了钩,就会被迅速地拉向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tion)去掉前缀而去,这时的绳子就是运动的,其内部的张力不复存在。

形成的。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文学张力与物理张力有相似的特质:平衡态中包容不平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1](n17’退特创造性衡态,“不动之动”的动态感;多种因素尤其是相互矛盾因素地提出这一术语,并称之为“诗的共同的特点”、“单一性质”。

的组合与相互作用力。文学张力,大致可以这样来界定:在随后,“张力”H渐引起文学理论界的关注,被用之于包括语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凡当至少两种似乎不相容的文学元素言、结构、角色、情节等等在内的文学的各个层面的研究,这构成新的统一体时,各方并不消除对立关系,且在对立状态正如理论家梵 康纳1943年所说,张力存在于“诗歌节奏与中互相抗衡、冲击、比较、衬映,使读者的思维不断在各极中散文节奏之间;节奏的形式性与非形式性之间;个别与一般往返、游移,在多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立体感受。分面论之问,具体与抽象之间;比喻,哪怕是最简单的比喻的两造之之,文学张力具有这样四个特征:

间;反讽的两个组成部分之间;散文风格与诗歌风格之其一,多义性。文学张力追求文本的充盈感,其基础在间”【1](帅)。近年来,在中国文学理论界,“张力”这一术语也于文本的多义性,即力求在有限的文字空间容纳多种意义。频频出现,但对其基本性质、原理和意义等方面几无专论。按乔姆斯基的语言结构(深层与表层)论,文学语言的深层结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范畴,有着丰富的理论内

构要远比H常语言的深层结构丰富得多,它大大扩展了表层涵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应予以深入地探讨。

结构的内在意义场,这种微妙的关系,使得文学得以形成独特的语言信息系统,有可能把文学语言从实用性的、从字典诠释式的一词一义的狭隘理解中解脱出来,通过有限的手段

首先,究竟何为张力?

——有限的语言、词汇,有限的组合原则,去表现无限的客观

“张力”一词,最早见之于物理学。从物理学的角度讲,世界与人的心灵世界。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这种多义性经张力是物体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拉力作用时所产生于其内常表现为意义的多向度性。如乔伊斯这样分析《尤利西斯》部而垂直于两个部分接触面上的互相牵引力,例如,悬挂重

的主题:它既是犹太人和爱尔兰人的史诗,又是人体器官的

*收稿日期:2007—01—01

作者简介:孙书文(19r74一),,男,山东兖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20

万 

方数据


  本文关键词:文学张力论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9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59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7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