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的旅游价值与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
本文关键词:论文学的旅游价值与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论文学的旅游价值与 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
口丁 晨
在我国漫长的文学历史长河中积淀着众多的作家资源、 故事情节资源、小说场所资源以及山水诗歌资源,它们融合 在一起,共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而丰富的文学旅游资源。这 些文学旅游景观或独立成景、或作为陪衬,与其它人文(或自
然)景观交相辉映,大大地增加了旅游地的吸引力。 明白文学旅游资源在旅游发展中
的作用,对于旅游经营
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几乎没有诗人的吟唱与游踪。现代 画家黄永玉叹日:“吾乡有不名之山日张家界,未见诸经志一 名篇。”故一直湮没无闻。它的发现,已是20世纪80年代的 事了,被人叹为“明珠遗落”。可见,文学对旅游者的广告宣
传作用、诱发作用,并非是微乎其微的,它可能促成旅游者的 旅游动机,甚至掌握了旅游者对景点的取舍权。 2.文学导游:为旅游者充当导游的角色
者是至关重要的。在旅游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旅游经 营者要有敏锐的眼光和先发制人的魄力,文为景用,借文生 金,探讨文学与旅游的关系,研究文学对旅游者文化精神需 求的影响作用,在文学旅游资源开发和促销上大做文章,以
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学旅游资源中包括大量的游记文学。游记作家游踪
广布,佳作迭出,他们以文学描写的笔法,详尽地记载游历或 旅途见闻感受(包括游览历程、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 情以及有关的历史事实、民间传说等),极大地丰富了景观内
一、文学的旅游价值
1.文学促游:文学起广告宣传的作用,刺激与诱发了旅 游者产生旅游动机
涵,传播了旅游信息。如韩愈的《山石》:“山石牵确行径微,
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描述了他出游的全过程:从傍晚入寺到次日进山独游,将他 的所见所闻都全部捉入诗境。读他的诗就像跟随一个导游, 旅游者可跟着诗人的足迹游惠林寺。从黄昏、深夜到天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是旅游景观的免费广告,它 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它的受众(即潜在的旅游者),文学作 品已经成为风景促销的重要载体。可以认为,文学的创作和 传播本身就是对旅游资源的抽象开发,只不过这种开发并非 有意识的商业行为。尽管如此,也已经使旅游业大受裨益。 元代王挥曾说:“山以贤称,,境缘人胜,赤壁断岸也,苏子再赋 而秀发江山;见首瘴岭也,羊公一登而名垂宇宙。”(《游东山 记》)由此可看出文学的广告作用。湖南的岳阳楼,原名气并
不大,只是一座阅兵楼。然从孟郊、杜甫、李白、韩愈、自居易
步步紧跟,游客就能欣赏到黄昏古寺中群飞的蝙蝠、深夜中
百虫的奏鸣、下半夜清冷的月光、茂盛的芭蕉、缤纷烂漫的山 涧……文中蕴含着诗人特有的审美视觉和审美情趣,描绘出
一幅景色鲜明的山游图,具有身临其境的立体感受,使游者
能沿其线路,步其后尘,有目的地揽胜探幽。
不仅是“导游”,文学在“行、游、住、食、购、娱”等方面都
有引导作用。如购物是旅游者出游的一大活动项目,到什么
地方买什么样的货。陆龟蒙《秘色越器》中“九秋风露越窑 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便是告诉游客越地陶瓷产品的精妙绝 伦,巧夺天工。田汉的《杭州》二首:“画师巧组千丝像,织女
轻抛十彩梭……。快如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
等都在此吟诗作赋,尤其是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后,便广为 人知,其名渐著。 有的风景本身倒无十分显著的特色,只因有了名人的文 章抬举立即身价倍增。如小石潭本是永州山野一无名小潭, 自柳宗元光顾作《小石潭记》后声誉鹊起。文学就能成为那 些探险索奇的游者的诱因,而对旅游者起了一种广告性的刺 激、诱发作用。相反,现代人称之为“天下奇观”的张家界,由
将杭州特产丝绸、剪刀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旅游者眼前。而因 为大文豪苏东坡的名声,前往四川旅游者莫不想一品东坡肉 为快。柱牧的千古绝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酒因之名声
?作者简介:丁晨,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湖南长沙,412502。
125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论文学的旅游价值与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丁晨 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湖南社会科学 HUNAN SOCIAL SCIENCES 2006(2) 13次
参考文献(4条) 1.肖洪根 再论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期刊论文]-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3) 2.朱湘辉 试论古代山水文学作品的导游作用 2000(02) 3.陈碧如;郑向敏 略谈诗歌与旅游[期刊论文]-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1) 4.赵荣光;夏泰生 中国旅游文化 20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盘晓愚.Pan Xiaoyu 论文学的旅游价值[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9) 2. 陈海明.陈芳.Chen Haiming.Chen Fang 谈文学作品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以广东万绿湖镜花缘景区的开发为 例[期刊论文]-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2) 3. 贺艳.He Yan 守经与权变——河南巩义杜甫故里"唐风宅园"设计[期刊论文]-城市环境设计2008(6) 4. 田皓 中国生态诗歌的主题特征——兼论与山水诗歌的区别[期刊论文]-长沙大学学报2009,23(3) 5. 程立中.邢尉群.CHENG Li-zhong.XING Wei-qun 曹操故里辨析[期刊论文]-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6. 陶少华.TAO shao-hua 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文学旅游发展策略--以文学作品的旅游开发为例[期刊论文]-桂林旅游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3) 7. 魏一媚 江山也要文章捧——论浙江古代山水散文的发展及旅游价值[期刊论文]-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2008,7(11) 8. 童龙超 论巴金文学创作的"反地域文化"特征——兼谈对现代文学地域文化研究的反思[期刊论文]-南京社会科 学2007(6) 9. 何弘 重铸辉煌:改革开放30年的河南文学[期刊论文]-中州大学学报2009,26(1) 10. 李万兵 略论文学旅游的功能[期刊论文]-凉山大学学报2004,6(1)
引证文献(14条) 1.袁园 对河南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期刊论文]-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1) 2.袁园 对河南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期刊论文]-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1(4) 3.陈兴中.郑柳青 谈旅游诗的特点与在旅游中的作用[期刊论文]-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3) 4.蒋小华.卢永忠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规划探索[期刊论文]-中国科技纵横 2011(5) 5.伍莉 农业旅游开发利用的美学和经济探究[期刊论文]-当代人(下半月) 2008(12) 6.张治国.高新伟 浅论地方文学研究的意义与学术创新——以襄樊文学研究为例[期刊论文]-襄樊学院学报 2010(12) 7.陈海明.陈芳 谈文学作品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以广东万绿湖镜花缘景区的开发为例[期刊论文]-萍乡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 2009(2) 8.张治国.高新伟 浅论地方文学研究的意义与学术创新——以襄樊文学研究为例[期刊论文]-襄樊学院学报 2010(12)
9.徐涛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与经济互动研究[期刊论文]-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10.康蠡 论云南少数民族档案在民族文化旅游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期刊论文]-云南档案 2008(2) 11.魏一媚 江山也要文章捧——论浙江古代山水散文的发展及旅游价值[期刊论文]-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 2008(11) 12.张治国 地域文学研究:突围之路与创新之策[期刊论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 13.张璟 旅游文学研究述评[期刊论文]-旅游科学 2009(2) 14.徐晓莉 休闲农业开发的理论与实证: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表达[学位论文]硕士 2006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词:论文学的旅游价值与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0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