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与《雪国》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律动之“水”与消殒之“雪”——《边城》与《雪国》意象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3年
《边城》与《雪国》比较研究
张建伟
【摘要】:《边城》与《雪国》分别作为沈从文与川端康成的代表作,由于沈从文与川端康成是中、日本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两人在本国文坛上的地位可以说是大致相当,再加上两人的文学观念也极具相似性,他们在创作上都坚持艺术独立的原则;而更重要的是《边城》与《雪国》本身也具有相似性,一是两部作品的艺术成就都足以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二是两部作品字数相当,选材相似,都描写了发生在偏僻地区的一个虽忧伤却极美丽的故事。这使得两部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具有了可行性。本文主要从文本背景、人物形象、艺术风格三个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了平行比较,就文本产生的背景上来说,两部作品都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完成,时间上相差不大,由于两位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与由此造成的不同性情,使得两位作家在创作动机、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并不相同。在人物形象上,两部作品中的几位主要主人公之间具有相似性,如老船夫与驹子,翠翠与叶子,母亲与行男等。老船夫与驹子在形象上即同是承受着生活的重压而绝不低头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人物,可是他们在两部小说中所占据的地位却截然不同,这是由于作者在小说中所要表现的侧重点不同而决定的。在艺术风格上,两部小说的语言、意境都能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可仔细分析,却也能发觉两者的美所存在的细微差别。读《边城》的文字能感受到“水”的灵动,而读《雪国》则让我们感受到“雪”的宁静;我们会为《边城》中的美而有所忧伤,《雪国》的美则给予我们体会到了“悲“的意味。这不仅与小说中所描写的现实中的风景有关,也与两位作家所接受的中日两国间不同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通过对《边城》与《雪国》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两部作品以及两个作家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对两位作家的文学价值及其文学贡献有所新发现,从而确立两位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106.4;I0-0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晓云;邓传俊;;《雪国》中的色彩世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杨瑞仁;《边城》研究述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杨瑞仁;七十年来域外学者《边城》研究述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苏琴琴;刘洪祥;;律动之“水”与消殒之“雪”——《边城》与《雪国》意象比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史永霞;《边城》与《雪国》——千古不磨的珠玉[J];日本研究;2000年03期
6 张晓宁,王贺英;中国的《雪国》研究[J];日本研究;2005年02期
7 陶振孝;;翻译过程中文化词语的选择——以《雪国》的译本为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年01期
8 杨会梓;;纯美爱情的失落——《边城》与《雪国》中的女性形象比较[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5期
9 翟晓甜;齐雪艳;;自由地吟唱悲美人生——《边城》与《雪国》比较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陈改玲;;谈《边城》中的老船夫形象[J];语文知识;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郎颖;文化助力与《雪国》的艺术成就[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史宗艳;日本新感觉派与中国新感觉派的比较[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龙;川端康成小说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玲;沈从文与川端康成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飞;在苦难与抑郁中寻找美的世界[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洋;沈从文与川端康成的文化比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华;论道教对《聊斋志异》艺术创作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04年02期
2 王光福;聊斋鬼狐源[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3 李军宏;;点铁成金 化腐为奇——谈《聊斋志异》重构“本事”的史才[J];蒲松龄研究;2009年03期
4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5 孙绪武;;《醒世姻缘传》词语拾遗[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6 程德强;;五四散文的话语方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7 杨红;;浅论《红楼梦》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8 孙斐娟;;论十七年诗歌的文学史书写[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9 王晓岗;;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第一原理吗——对文学理论教学的一个想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李光辉;;沈从文女性崇拜的心理探微[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王彬彬;;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杂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柏桦;余夏云;;闯荡江湖——莽汉主义的“漫游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陈剑晖;;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当代散文的前途[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5 张劲松;;晴雯双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金钢;;论萧红与迟子建的乡土追忆[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7 杨明;;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赛力克布力;论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红莉;从文化角度谈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D];河北大学;2009年
2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3 蒋辉月;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D];河北大学;2007年
4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张园园;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何辉;孙犁晚年文学创作与文化批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刘晶晶;克莱门茨《大学比较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雨虹;;论日本评论界对川端康成战后初期作品的评价[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1期
2 商雨虹;;创造超越死亡文学的新视点——川端康成新感觉派时期的文学主张[J];东北亚论坛;2006年06期
3 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浅谈他的散文[J];读书;1984年08期
4 赵秋棉;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5 张艳梅;;自然抒写与“故园小说”中的价值秩序重构[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6 刘一友;论沈从文的乡情及其《边城》创作——兼谈乡土文学的基本特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7 城谷武男,龙长顺;《边城》主题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Z1期
8 赵学勇;沈从文与川端康成比较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张英;;论《边城》的审美理想及现实意义[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晏杰雄;一个水气氤氲的艺术世界——《边城》的水原型分析[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萌羽;全球化视野中的沈从文与福克纳[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春燕;从《雪国》看川端康成的悲观主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2 何乃英;《雪国》创作方法论[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3期
3 何乃英;从《雪国》看川端康成的审美观[J];日本学刊;1989年06期
4 川端康成;《雪国》选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14期
5 熊欣;电影胶片上的“风景”——小说《雪国》的“电影式”审美[J];党的生活;2003年12期
6 李强;《雪国》与川端康成的"回归传统"情结——兼谈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取向[J];国外文学;1999年04期
7 张晓宁;从《雪国》看川端康成的“感觉艺术”[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任宏志;论川端康成的《雪国》[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9 罗良功;虚无:《雪国》的思想灵魂与艺术美[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李强;川端康成创作“情感”析微——由《雪国》谈起[J];日本研究;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敏;;日式虚无美的极致——读川端康成《雪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康;[N];云南日报;2003年
2 周阅;[N];中华读书报;2001年
3 路娴;[N];山西日报;2004年
4 叶渭渠;[N];文学报;2003年
5 周阅;[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叶渭渠 唐月梅;[N];信息时报;2003年
7 徐扬;[N];中国文化报;2004年
8 叶渭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叶渭渠;[N];人民日报;2005年
10 郑庆珠 学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亦舟;从《雪国》中的“红”、“黑”、“白”看现实与非现实的共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李雯婧;翻译补偿视角下的《雪国》汉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3 彭群林;论《雪国》中体现的“纯粹”[D];湖南大学;2013年
4 田钰榕;论《雪国》[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5 郎颖;文化助力与《雪国》的艺术成就[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婧蔚;《雪国》—作为“想象空间”的国度[D];厦门大学;2014年
7 胡媛媛;文学作品的语言翻译——以《雪国》两译本的比较分析为中心[D];四川大学;2004年
8 王黎;川端文学中的美的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方媛;川端康成的《雪国》与日本的佛禅思想[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孙晓清;『雪国』の受容性につい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律动之“水”与消殒之“雪”——《边城》与《雪国》意象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4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