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大学教育精英化攻辩_《文汇读书周报》:复旦推出比较文学“精英化教育”

发布时间:2016-11-30 20:19

  本文关键词:比较文学与精英化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十年专业连续培养 四门外语能力打造 

自2010年起,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将实行“精英化教育”,制定从本科直升硕士、博士的十年连续性精英培养计划,原则上该专业每位硕士生博士生均被要求掌握多种东西方现代语言、古典语言,并跨学科地选修中外古典语言文献课程,同时在读研期间亦拥有诸多出国访学机会——这份《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与博士生精英培养规划》以及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撰写的论文《比较文学与精英化教育》同时在2010年1月《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刊发之后,以其鲜明的精英教育理念、周详的实践方案,以及新锐的改革姿态,在国内学界引起普遍关注。

十年专业连续培养 四门外语能力打造 复旦推出比较文学“精英化教育”

 

之所以强调鲜明的“精英化”教育理念,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长期推动者陈思和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首先,这是因为比较文学专业具有特殊的学科要求。研究者需要具备出众的外语能力、中外文学史知识以及文学以外的诸如文化、艺术、政治、社会、宗教、心理等学科的知识。精专与广博、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思想和学科内在的要求,使它天然具有精英气质。其次,现在大学本科培养人才的基本状况,其实已变成社会化教育,或谓非精英化教育。它不是以培养人文学科的专业人才、未来的专家学者以及真正的学术领域的精英大师为目标的,它的功能只是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求业者。而人文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基本上也是在社会化职业化教育道路上滑行。我们的人文学科教育基本上是失败的,这就是在今天的社会一般舆论中常常喟叹“大师难寻”的客观原因。但是,像复旦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像比较文学这样的少数学科,应该独自坚守精英化教育的理想。”陈思和还说:“我们这代学人是过渡的一代,我们没能超越我们的前辈学者,但我们仍然有责任将培养优秀人文学者(且慢说大师)的真正途径和必要条件向后来者指出。在今后国强民富的时代里,人文学科的精英化教育不但有了必要的社会保障和心理基础,也将会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尊重。”

陈思和指出:比较文学是“文革”结束后在中国学界崛起的新兴学科,但在全国各高校长期普遍处于弱势专业地位。在当下全球化的时代,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是势在必行的主流,,这也是他接手复旦中文系主任一职之后,着手把比较文学这门最有潜力与国际学界接轨的学科打造成新型主流学科的原因。“三年前,我在北京大学开会时,首次提出比较文学专业应当实行精英式培养规划,但同行的普遍反映都是‘想法很好,但太不切实际,太理想化,做不成’。”陈思和却认为:“人只要有理想,并且制定可行的计划,是可以把事情做成的。”那次会后,复旦中文系立即着手国际化人才的引进计划,短短两年内,先后从海内外引进聘请9位专家学者,高效打造一支以张汉良教授为学科领军的国内顶级比较文学学术梯队,在未来的5到10年内,该专业将进一步加强师资梯队的建设,打造一批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课程。

该专业学科带头人杨乃乔教授强调:“精英培养规划”在打造硕士生与博士生的语言能力方面必须投入的巨大努力。“多元学术语言研究能力的掌握是从事这门学科研究之学者的一个必然要求,只有在较为熟练地掌握多种语言的前提下,比较文学研究者才有可能使自己努力接近那种钱钟书式的学贯古今与学贯中外的知识结构积累。”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目前有8个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比较诗学研究,英语文学、理论与中英文化关系研究,法国文学与中法文化关系研究,德语学术与印度(佛教)古典语言文化研究,东亚汉文学史及东亚汉学研究,跨艺术与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等,可以开出英语、法语、德语、日语、古希腊语、拉丁语与梵文的课程,同时,还可以开出希伯莱语、梵文、亚述-巴比伦语、巴利文、古代伊朗语、苏美尔语、吐火罗语、阿拉美语、赫梯语、古代阿尔泰语等古典语言课程。与此同时,专业对学生的语言要求也是“史无前例”的严格:以从事中西文学、诗学与文化研究的硕士与博士为例,他们将被要求掌握两门以上的西方现代语言,如英语、法语与德语,还要求这个研究方向下的研究生必须学习1-2门以上印、欧古典语言,如古希腊语、拉丁语与梵文等。

如此高门槛的教学要求,会不会吓退很多有心报考该专业的学生?对此陈思和表示:“所谓的‘高门槛’会把一批希望通过读研而曲线留沪工作的考生在报名前就在意志上淘汰掉。其实,这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喜悦。我们也注意到,在学理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个专业的难度,并且依然前来攻读的研究生,他们的确是文学研究的执著者,也的确是这个时代的精英。非常值得高兴的是,复旦比较文学专业正因为制定了较高的招生门槛,反而吸引了更多优秀的考生报名。2009年9月以来,新进的硕士、博士生都已按这个规划的要求进行培养。”

针对外界对这个“精英培养规划”太过理想化的质疑或担忧,杨乃乔认为,早在2010年之前,复旦中文系许多本科生与硕士生己经遵照国外比较文学招生的原则在自觉地实践了。类似现象在北大、南大等高校亦己存在,只是复旦大学体系化地制定这样一个“培养规划”,它是从学术实践中归纳而来。


  本文关键词:比较文学与精英化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9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9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d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