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要素文学活动范式的建构
本文关键词:媒介革命与文学生产链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QQ:844974664
雅各布森的六要素十字形语言学交流模式会给我们建构新的文学活动论以更大的启发。这一模式认为,任何言语传播活动都由发信人(addresser)、收信人(addressee)、语境(context)、信息(message)、接触(contact)、信码(code)六个要素组成,“发送者(发信人)把信息传给接收者(收信人),信息要想生效,则需要联系某种语境(用另一个较模糊的术语说,就是‘指称物’),接收者要想捕捉到这种语境,不管它是语言的还是能够转化成语言的,还需要有为发送者和接收者完全通用和部分通用的信码(因此发送者和接收者就是信息的编码者和解码者)。最后还需要某种接触——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物质通道和心理联系——以使二者进入和保持在传达过程之中”〔19〕。稍作分析就不难发现,这里的语境、发送者、信息、接收者及其形成的关系恰巧对应和相当于文学活动的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及其关系。雅氏的语言学交流模式与上述诸多大众传播模式和“四要素”文学活动范式相比,更能准确地描述一个文学活动的基本情况,原因在于:它的语境概念与文学活动论中的“世界”要素不完全相同,但大体相当,这就弥补了大众传播模式世界要素缺失的不足。它的“接触”和“信码”两个要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在文学活动中,其实这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笔者所说的文学传媒。“信码”相当于符号媒介,“接触”相当于载体媒介和制品媒介。雅各布森的“六要素”可以合并为“五要素”,这就弥补了“四要素”说文学传媒要素缺失的局限。
明确提出“五要素”大众传播活动模式的是美国当代学者阿瑟•阿萨•伯杰。伯杰的名作《大众传播理论精华》一开篇就写道:“我认为,关于大众传媒存在着五个焦点或相关的基本领域:艺术作品或文本(媒介中蕴含着的内容),艺术家(媒介承载的文本的创造者),观众(阅读、收听、观看媒介作品的人),美国或社会(观众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和一种传媒(它不仅承载文本而且对文本产生影响)。”〔20〕基于这样的理解,伯杰绘制了一个传媒处于中间其他四要素为顶点的矩形图示。伯杰直接讨论的是以大众传播媒体为依托的现代信息传播活动的一般情况,文学活动也完全可以包含其中。与雅各布森的六要素模式相比可以看到,伯杰的“社会”对应的是“语境”,“传媒”综合了“接触”和“信码”的一部分,“艺术作品”是“信息”和“信码”的综合体,“艺术家”、“观众”分别代替了“发信人”、“收信人”。对应于文学活动,恰巧指出了世界、传媒、作品、作家和读者五要素。后来,伯杰又把五焦点的传播过程理论用于对叙事问题的分析:“文本由个人(在协作性的传媒,例如电影和电视中,是由集体)创作,为这种或那种类型的观众所撰写,通过某种媒介,如口语、广播、印刷、电视、电影、因特网,等等,传达给他人。这一切都在某个特定的社会中发生。……我们不能忽视这五个焦点当中的任何一个;我们必须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来对它们进行考虑。”〔21〕值得注意的是,伯杰的相关讨论已经不再是完全抽象的信息传播问题,而是具体落实到了现代大众艺术和通俗文化中的叙事话语,对我们建构文学活动理论具有更为直接的借鉴意义。
[1]
上述理论研究在活动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整体活动过程方面为我们建构新的文学活动范式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但对信息在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实践性质或意义生成性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费斯克的传播符号学研究则把信息的生产、传播与接受视为“意义的产制”,,他说:“对符号学派而言,讯息(信息)是符号的建构,并透过与接收者的互动而产生意义。”〔22〕斯图亚特•霍尔在他的著名论文《编码•解码》中充分论述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扭曲”与“误解”。他设计了一个塔型电视节目传播模式,强调编码者(作者与传播者)生产“作为意义的话语节目”(作品)时的编码活动与解码者(观众)接受节目(作品)时的解码活动存在着差异。霍尔解释道:“编码、解码的符码也许并不是完全对称的。对称的程度——即在传达交流中‘理解’和‘误解’的程度——依赖于‘人格化’、编码者-生产者和解码者-接收者所处的位置之间建立的对称/不对称(对等关系)的程度。”〔23〕这种讨论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阐释学、接受理论的相关研究一起警示我们,在建构文学活动范式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文学信息在生产、传播和接受过程中的流变和生成性问题。
近年来,中国当代文论界逐渐认识到了传媒在文学活动和生产中的本体性或存在性问题,并进行了包括文学传媒在内新的文学活动论的初步探讨。王一川先生在2007年版《新编美学教程》中,曾立足于雅各布森的“六要素”语言学交流模式提出了一个“七要素”的审美沟通活动模式:“审美沟通意味着审美施动者(发信人)发送一个审美文本(信息)给审美受动者(收信人);这个审美文本有其据以解读的审美语境(语境);为审美施动者和审美受动者都共通的审美符号(符码);最后,使得审美施动者和审美受动者建立联系成为可能的物理渠道——审美媒介(触媒)。……考虑到审美沟通得以具体发生的审美条件及其成果的重要性,需要补充这样一个附加参数——审美文化。审美文化是审美沟通在其中发生并产生影响的现成符号系统及其传统的集合。”〔24〕就文学活动而言,审美符号(符码)和审美媒介(触媒)可以综合为文学传媒;审美文化作为“现成符号系统及其传统的集合”,不过就是文化语境的组成部分,因此审美语境与审美文化也可以合二为一,统称为语境或世界。这样,王一川的“七要素”审美活动模式实为“五要素”审美活动模式,在文学活动中就具体为“五要素”文学活动模式。此外,杜书瀛先生发表于2007年的论文《论媒介及其对审美-艺术的意义》一文从艺术价值论的角度提出,“媒介不仅是‘讯息’,它直接就是生产力;在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媒介融入了价值本体运行之中,成为其价值生长的一部分”。〔25〕李衍柱先生发表于2007年下半年的论文《媒介革命与文学生产链的建构》看到了媒介对文学生产的重要意义:“媒介是文学生产、传播、交流、消费的纽带。它是整个文学生产流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载体。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思维方式、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26〕霍俊国先生2007年下半年发表的论文《关于文学艺术活动论的再思考》提出:“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并不完美 ——在艺术活动的全程中至少还缺乏两个必要的环节,即传播媒介和批评家。”〔27〕这种六要素说,仍然应该是五要素说,因为批评家本来就属于读者范畴。
本文内容只是论文部分简介,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咨询本站客服!
QQ:93942916本文关键词:媒介革命与文学生产链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9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19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