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文学救赎功能的变迁
本文关键词: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文学救赎功能的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学研究如何应对文化研究的冲击为当今中国学者瞩目。文学曾经是文化的主导形式,在普及的层面上长久出演救赎灵魂的功能。反思文学救赎功能的变迁,可以见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救赎热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苦难意识。今天作家和知识分子群体热衷于媒体视镜,文学救赎情结明显衰微,则是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但纸质书面印刷文本的传统文学形式,有理由相信自己的魅力而不必对新媒体的冲击耿耿于怀。文学研究应对文化研究冲击的当务之急,是稳定立场,而不是盲目跟风以致迷失自身。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救赎 文化研究 网络 自由间接话语 大众文化 知识分子群体 新媒体 印刷文本 苦难意识
【分类号】:I0-05
【正文快照】: 一、文化研究对文学意味着什么?本文标题套用了新近故世的美国哲学家理查.罗蒂在南开大学所作的一次讲演:《救赎真理的衰落和文学文化的兴起》。罗蒂讲演的主题思想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救赎真理,它曾经是宗教、哲学、科学,但是19世纪以降,这一真理变得主要由文学来加以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大可;;国家修辞和文学记忆——中国文学的创伤记忆及其修复机制[J];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艳;对时尚杂志批判的批判[J];编辑之友;2004年06期
2 贺建平;新闻文本的多义性解读[J];当代传播;2004年02期
3 管宁;大众文化生态与后先锋的突围——对新生代小说生成语境的考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谭学纯;;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学科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李光彩;透视30年代上海“大众文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6 孔令华,张敏;费斯克的生产性受众观——一种受众研究的新思路[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廖宏建;网络游戏对人的异化——兼论游戏的本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王青;;能指的狂欢:罗兰·巴尔特的意义[J];江淮论坛;2006年03期
9 刘中望;;试论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定义观[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彭泰权,董天策;作为主体的受众中心模式剖析[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3 包燕;悬浮中的自救焦虑和艰难确认——转型文化语境下当代中国电影场域的多重身份认同(1983-2004)[D];浙江大学;2005年
4 高岭;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商品拜物教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5 赵士林;论中国媒体的危机报道[D];复旦大学;2005年
6 崔笑声;消费文化时代的室内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孙燕;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曹海峰;精神分析与电影[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武桂杰;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燕妮;审美世俗化[D];暨南大学;2003年
2 江怡;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占建青;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哲学思维方式[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4 邵子华;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特质、缺失及发展策略[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5 齐轶丹;狂欢与异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罗燕媚;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媒介跨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7 刘雪飞;收音机造型发展演变研究[D];江南大学;2004年
8 涂颖哲;文化研究学派的传播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建东;1997-2003香港喜剧电影的类型嬗变[D];北京电影学院;2005年
10 黄靖逢;邹韬奋的媒介文化观[D];河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蓬;《自嘲》新探[J];中州学刊;1980年02期
2 张国举;马嵬诗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3期
3 徐实曾;元稹《连昌宫词》“吹管逐”试释[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莫日根;内蒙古师范学院成立蒙古语言文学历史研究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5 ;我院中文系参加编写《中国现代文学资料汇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6 萧兵;马王堆《帛画》与《楚辞》二则[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7 ;《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一辑)出版[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3期
8 范明礼;二十世纪初我国诗歌、戏剧述评[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4期
9 水l
本文编号:261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1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