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野中的中西诗学——美藉学者陈世骧的中西诗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比较视野中的中西诗学——美藉学者陈世骧的中西诗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美藉华裔学者陈世骧的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可以立足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陈世骧通过中西文学尤其是诗歌传统的比较,认为中国文学乃是抒情传统,它迥异于西方的叙事传统;微观方面,陈世骧对中西诗论中的字词作了深入的辨析比较,俾助于人们认识中西诗学概念在文字表达上的异同。陈世骧的中西诗学研究,实际上并非宏微观绝然分割,而是两者有机地互为融合。通过剖析陈世骧的论著,能使读者充分认识中国诗学的抒情传统特色和中西诗学概念在文字上的异同表述,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诗学的内涵及其特征。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陈世骧 宏观 微观 中西诗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7JJD751076)
【分类号】:I0-03
【正文快照】: 美藉华裔学者陈世骧(shih-hsiang Chen,1912—1971),字子龙,号石湖,河北省滦县人。1912年出生于北京的书香门第,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41年赴美国,先在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1945年后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东方语文学系任教,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歌和比较文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庆炳;;文化诗学:宏观视野与微观视野的结合[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2 邱书婉;;走向多元化的少数民族美学——首届全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5期
3 何志钧;;文艺消费客体新探[J];江淮论坛;2007年06期
4 战海;李洪燕;;从功能翻译途径看法律翻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段东峰;;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7期
6 陈惠君;;浅析《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反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沈鸿才;;调节设计思维的“焦距”[J];创意与设计;2011年02期
8 章超;;诗歌《雪夜林中小驻》的文体学分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卢军羽;汪国萍;;《祝福》中“我”和祥林嫂对白的言语行为理论解读[J];考试周刊;2007年48期
10 毕秀;;余华和卡夫卡的写作特点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树勇;许庆彦;熊守美;柳百成;;铝合金铸件微观孔洞演化模拟的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贺建国;;谈谈微观比喻[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3 汪庆卫;宁伟;关志峰;罗理达;;微观检测技术在玻璃质量分析中的应用[A];2010年全国玻璃窑炉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邬q;;微观复杂性探议[A];全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红;;社会转型期的档案管理[A];档案工作应对入世挑战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6 林志豪;;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审视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A];中国航海学会——2004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刘春林;马英姿;;思维向微观延伸苦练内功工作从基础入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8 尤雪梅;魏悦广;;黏聚力模型的微观机理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张浩;康毅力;陈景山;陈一健;吴娟;;利用加载岩石微观图像分析系统研究裂缝宽度变化[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毛蜀平;张明;;电化学机械光整加工表面微观几何形貌研究[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凤霞;南明区政协:“微观视察”发挥献智出力作用[N];贵州政协报;2010年
2 Morningstar晨星(中国)研究中心 陈飞;宏观忧虑创造微观机会[N];证券时报;2010年
3 东方愚;度量宏观变迁要看微观福利[N];证券时报;2006年
4 河川;对抗华润 青啤主打“微观运营”牌[N];经理日报;2010年
5 李天有;谢林对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的非数理博弈解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6 东方愚;微观福利是宏观变迁的度量衡[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7 中国工商银行投行研究中心副处长 经济学博士 史晨昱;用微观经济钥匙打开宏观问题之门[N];上海证券报;2010年
8 安邦;宏观繁荣下的微观代价[N];社会科学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吴丽华;4月数据下周陆续公布 宏观指标微观信号继续“打架”[N];华夏时报;2009年
10 宣华华;解读“人民币升值”亟须“微观视角”[N];中国信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奚红;当代城市管理及其哲学理念[D];苏州大学;2005年
2 闫凤英;居住行为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孔松泉;基于银行微观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2年
4 张辉;几类重要的氢及卤素迁移反应的微观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段秋者;沥青在石英砂上的吸附、润湿性以及微观驱替动态和机理[D];西南石油学院;2001年
6 陆满平;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内生机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何开胜;结构性粘土的微观变形机理和弹粘塑损伤模型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1年
8 宋培林;论企业经营者成长的微观机制:筛选、激励与约束[D];厦门大学;2002年
9 赵宇宏;合金早期沉淀过程的原子尺度计算机模拟[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石志良;凝析气藏气液变相态渗流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芳;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运行环境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王阿陶;我国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孙婧;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美国同居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何洁;中国职业教育“技术浪费”现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安立;公务员录用公平性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6 唐德刚;特大城市内部区域对外交通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邱杨;提高公交站点停靠能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柳嘉;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9 金磊;现代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探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李永胜;Ni_(75)Al_xV_(25-x)合金沉淀行为的微观相场模拟[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比较视野中的中西诗学——美藉学者陈世骧的中西诗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1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