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与“实”——新媒体公共艺术的空间再造与创作探究
发布时间:2021-10-12 21:09
众所周知,公共艺术在社会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群体互动和城市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旧媒体的迭代,公共艺术的内在属性和外在形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公共空间的界定从过去的单纯实体空间向虚实结合的空间转化,同时人们与公共艺术的交互更加多元化,这直接扩展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内涵与外延。文章基于公共艺术的内在属性,探讨了新媒体公共艺术的公共空间界定及其内涵,并对当下的新媒体公共艺术创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
【文章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2(04)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馒头山mapping项目
Q.S.Serafijn D-Tower(交互雕塑-D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J]. 李晓峰. 公共艺术. 2009(01)
[2]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J]. 宋薇. 文艺评论. 2006(06)
本文编号:3433303
【文章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2(04)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馒头山mapping项目
Q.S.Serafijn D-Tower(交互雕塑-D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J]. 李晓峰. 公共艺术. 2009(01)
[2]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J]. 宋薇. 文艺评论. 2006(06)
本文编号:3433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433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