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语境中的解放区文学思潮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7 00:13
解放区文学思潮是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启蒙作为贯穿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重要特征之一,深深地影响着解放区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解放区文学思潮的核心内容是对文学大众化的倡导,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解放区文学思潮的纲领性理论,对文学的大众化以及文学的普及和提高都做了颇有深意的阐释。可以说,深入了解解放区文学思潮的文学大众化内涵对于从整体上把握解放区文学思潮的特征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将解放区文学思潮放在启蒙的语境中进行探讨,对解放区文学思潮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考察,在史的意义上对解放区文学思潮的总体特征进行全新阐释,同时,对解放区文学思潮的大众启蒙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本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要讨论的问题。第一章文学启蒙的中国化进程本章主要是对启蒙的相关概念的阐述梳理,同时从史的角度来介绍启蒙的中国化进程。首先介绍五四启蒙文学思潮对西方的借鉴和对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开创性意义。其次,分析左翼文学思潮对五四启蒙文学思潮的传承与转变。第二章历史的抉择—大众启蒙文学思潮这一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大众启蒙...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学启蒙的中国化进程
1.1 关于启蒙
1.2 启蒙在中国的变奏
1.3 借鉴与开拓:五四启蒙文学思潮
1.4 传承与转变:左翼文学思潮
第二章 历史的抉择——大众启蒙文学思潮
2.1 理论指导:大众启蒙文学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2.2 创作实绩:大众启蒙文学思潮的全面深化
2.3 大众启蒙文学思潮的意义
第三章 时代的回响——个性启蒙文学思潮
3.1 回应"五四"
3.2 独放异彩:王实味的文学观
3.3 瑕瑜互见:与大众启蒙文学思潮的关系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思潮的启蒙特征
4.1 民族化与大众化
4.2 政治性
4.3 雅俗合流
结语:文学启蒙的史学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文学启蒙到粉饰太平——四十年代解放区知识分子型作家创作思潮简论[J]. 李翠. 语文学刊. 2008(21)
[2]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大众文艺”运动的现代性追求[J]. 李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9)
[3]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当下意义[J]. 代江平. 凯里学院学报. 2008(04)
[4]文化意识的觉醒与文学策略的选择——论40年代解放区文学大众化思潮的确立[J]. 郭丽杰. 文教资料. 2007(07)
[5]赵树理的初期创作与文学转型的多重契合——兼谈延安时期知识分子作家的创作调整[J]. 陈非.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
[6]政治话语下的启蒙——论丁玲延安时期的小说创作[J]. 蒋素珍.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7]集体写作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J]. 郭国昌.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05)
[8]穿行在左翼文学与解放区文学中——论赵树理小说的大众化[J]. 郭文元.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9]文学思潮视野中的启蒙话题——论“五四”文学的启蒙现实主义[J]. 王嘉良. 天津社会科学. 2004(06)
[10]新时期的解放区文学研究[J]. 张器友. 安徽大学学报. 2002(06)
硕士论文
[1]就亡与启蒙之间的困惑——王实味文艺思想简论[D]. 王瑞.河南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80786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学启蒙的中国化进程
1.1 关于启蒙
1.2 启蒙在中国的变奏
1.3 借鉴与开拓:五四启蒙文学思潮
1.4 传承与转变:左翼文学思潮
第二章 历史的抉择——大众启蒙文学思潮
2.1 理论指导:大众启蒙文学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2.2 创作实绩:大众启蒙文学思潮的全面深化
2.3 大众启蒙文学思潮的意义
第三章 时代的回响——个性启蒙文学思潮
3.1 回应"五四"
3.2 独放异彩:王实味的文学观
3.3 瑕瑜互见:与大众启蒙文学思潮的关系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思潮的启蒙特征
4.1 民族化与大众化
4.2 政治性
4.3 雅俗合流
结语:文学启蒙的史学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文学启蒙到粉饰太平——四十年代解放区知识分子型作家创作思潮简论[J]. 李翠. 语文学刊. 2008(21)
[2]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大众文艺”运动的现代性追求[J]. 李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9)
[3]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当下意义[J]. 代江平. 凯里学院学报. 2008(04)
[4]文化意识的觉醒与文学策略的选择——论40年代解放区文学大众化思潮的确立[J]. 郭丽杰. 文教资料. 2007(07)
[5]赵树理的初期创作与文学转型的多重契合——兼谈延安时期知识分子作家的创作调整[J]. 陈非.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
[6]政治话语下的启蒙——论丁玲延安时期的小说创作[J]. 蒋素珍.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7]集体写作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J]. 郭国昌.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05)
[8]穿行在左翼文学与解放区文学中——论赵树理小说的大众化[J]. 郭文元.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9]文学思潮视野中的启蒙话题——论“五四”文学的启蒙现实主义[J]. 王嘉良. 天津社会科学. 2004(06)
[10]新时期的解放区文学研究[J]. 张器友. 安徽大学学报. 2002(06)
硕士论文
[1]就亡与启蒙之间的困惑——王实味文艺思想简论[D]. 王瑞.河南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80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480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