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从顺应论视角探讨《大漠祭》中隐喻的翻译

发布时间:2022-06-03 18:42
  本文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分析雪漠长篇小说《大漠祭》及其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旨在探讨该作品中隐喻的翻译方法及其翻译模式,并且在顺应论的框架下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大漠祭》中隐喻翻译策略有三种,即隐喻转隐喻、隐喻转明喻、隐喻消失,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译文呈现出直译>意译>合译>换译>省略的翻译模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把甘肃特殊的语言用英文表达出来,顺应了目的语读者的同时又不失原文的风味。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隐喻的翻译策略
    (一)同类转换模式
    (二)异类转换模式
    (三)零类转换模式
二、隐喻的翻译模式
    (一)直译
    (二)意译
    (三)换译
    (四)省略
    (五)合译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言语幽默概论视角探讨汉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围城》原著及英译本为例[J]. 戈玲玲,何元建.  中国翻译. 2012(04)
[2]论幽默文本中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基于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 戈玲玲.  外语学刊. 2011(01)
[3]论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J]. 何元建.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03)
[4]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J]. 戈玲玲.  外语学刊. 2002(03)



本文编号:3653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53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9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