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毛泽东与胡风文艺理论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20:04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与胡风文艺理论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毛泽东与胡风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他们共同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艺本质观,以典型论为核心的文艺创作观,以大众性为主导的文艺方向论;但他们的文艺理论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对待创作主体的态度不同,对待创作对象的态度不同,对待世界观作用的态度不同;他们文艺理论的形成基础和条件的差异是:救亡与启蒙的不同侧重点,接受与继承的不同遗产源,前方与后方的不同活动圈。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毛泽东与胡风 文艺理论 相同贡献 主要差异 形成基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6BZW005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这在中国学术界毫无争议。因为毛泽东不仅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著名领袖人物,他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问世至今的60多年里,一直都被学术界尊为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水河;;毛泽东与列宁文艺思想比较研究[J];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怀祺;;近代报刊与史学近代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论传统文化与新文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余恕诚;20世纪中国诗学研究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胡冬林;;被动适应与主动追求——论“五四”前后译者对诗学的态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徐希军;;学术、人事与私德:陈独秀被免除北大文科学长论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罗本琦;;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刍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李帆;刘师培与北京大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周家荣;刘小勤;;毛泽东的文艺观[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叶瑞昕;辛亥革命时期中西文化观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黄林非;论《新青年》的反孔非儒[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文化生态视野下的京派与海派[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2 杨建生;;瞿秋白文艺思想的当代启示意义[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3 杨建生;;瞿秋白文艺思想的当代启示意义[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4 赵晓光;;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论纲[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尚延龄;尚缨;;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两个重要观点——读《毛泽东文艺论集》新识[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韦志国;宋少净;;不竭的时代精神——试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对建设先进文化的启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秦忠翼;;论邓小平对马列文论的突破与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王少青;;毛泽东诗歌创作理论与实践[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李衍柱;;相反相成 推陈出新:传统与现代互动的基本规律[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宋建林;;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的理论贡献[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联;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芮宏明;钱穆文学研究述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姜异新;艰难的现代化历程[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志捷;贺麟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荣光启;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伍明春;现代汉诗的合法性研究(1917-1926)[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9 刘莉;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理论视域[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郝先中;近代中医废存之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敏;试析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文艺的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2 彭龙富;人性的限制与突围[D];湘潭大学;2010年

3 吴金;陈独秀与李大钊新闻思想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小双;先秦至六朝采摘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孝武;《安徽白话报》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王雄凯;浅论毛泽东的发展观[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连幼平;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及实践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影响(1894—1910)[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张芹;《晨报》附刊与“五四”新文化运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唐巧天;五四时期与三十年代中西文化论战中关于西化论的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周逢琴;论章士钊的逻辑文[D];青岛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叶;加强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教学[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1年00期

2 左人;细节辨析[J];文艺研究;1984年02期

3 王纪人;;在实践和批判性对话中发展文艺理论[J];学术月刊;1988年01期

4 曹毓生;略论周扬新时期的文艺理论批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5 ;二十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作家研究书系[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01期

6 ;关于学科开放与文艺理论建设的对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云德;在探索与变革中发展创新——二十年文艺理论与批评述评[J];文艺研究;1999年01期

8 张萍,邵君秋;“文艺理论视野中的中国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文艺争鸣》“新世纪文艺理论话题性笔谈”专栏所发文章总目[J];文艺争鸣;2005年03期

10 高洁;;文艺理论现状及走向[J];作家;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修永;;图文之争:当代文艺理论的建构与反思[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冠华;;危机:文艺理论的正常状态——“危机”话题讨论之后的思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刘坤媛;;邓小平文艺思想与新时期文艺理论转型[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陆贵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框架体系和学术价值[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李平;;虚静·养气·神思——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现代阐释[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周波;;展望与探索——关于新世纪文艺理论走向问题的再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7 刘坤媛;;文艺理论从传统形态向当代形态的演进——中国当代文论50年回顾与反思[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8 张伟;;文艺理论研究中知识论前提的反思与生存本体论的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伟;;文艺理论研究中的知识论前提反思与生存本体论建构[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10 张伟;;文艺理论研究中知识论前提反思与生存本体论建构[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竹;加强文艺理论科学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王元骧 赵建逊;理论偏见是怎样形成的[N];文艺报;2003年

3 董学文;文艺理论:与荒凉和冷落对话[N];文艺报;2005年

4 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突出四个“重视” 繁荣文艺理论事业[N];中国艺术报;2007年

5 梁君;重建文学:从“本土化”再出发[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津文;天津市文艺理论学会成立[N];文艺报;2008年

7 张燕鹰;第二届“江泽民文艺理论研讨会”综述[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仲言;理论的责任和自由[N];人民日报;2005年

9 ;呼唤建立全国性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组织[N];中国艺术报;2008年

10 杨和平 熊元义;转换和引进不能代替创造[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银辉;穿越“晦霾”走向新生[D];河南大学;2012年

2 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D];浙江大学;2007年

3 伊克巴尔·吐尔逊;二十世纪维吾尔文学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宁;《现代》与三十年代文学思潮[D];山东大学;2007年

5 毕艳;三十年代右翼文艺期刊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夫生;现代中国文论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1919~1949)[D];四川大学;2006年

7 刘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意识的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8 周德波;“意”范畴衍生中的三个向度[D];辽宁大学;2009年

9 陈南先;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张荣翼;冲突与重建[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曼;文艺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性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薛学财;谨守学理 面向现实[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伦杰;卢卡奇文艺理论的中国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晶;叔本华文论中的佛学因素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红梅;现实主义理论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葛小娇;胡乔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贡献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刘琼;鲁迅的翻译和中国现代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黄俊;冯雪峰文艺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蔚;“滋味”说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教文仲;革命话语与启蒙话语的碰撞[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与胡风文艺理论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6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1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