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演讲及演讲辞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10 19:16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凭《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著作蜚声海外,其文学创作涉及小说、散文、翻译及文学评论等各个领域。但由于1936年后举家定居美国,林语堂逐渐被国内人士遗忘,更由于他与左翼作家尤其是鲁迅等人的矛盾,以及他所提倡的文学观,使林语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定性为反动文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重新被审视与研究。可以说林语堂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局面,经笔者研究发现,在林语堂研究的各个时期,几乎没有学者对林语堂的演讲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即使有些文章涉及到林语堂的演讲,也只是简单地记载其演讲的过程与演讲中发生的趣闻轶事。并且在众多的评论中,人们只注重了他的小说与散文等作品的研究,其实林语堂不仅是一个著名的作家,而且还是一个著名的演讲家,许多代表其思想的作品,都是他演讲的底稿,而过去学界虽研究过这些文章,但对这些文章只是单纯地从字面去解读,并没有把它们作为演讲辞来看待,毕竟演讲辞在写作上与一般的文章是有差别的。所以本文针对林语堂研究中的这一薄弱的学术环节,尝试对林语堂的演讲及演讲辞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希望能为全面了解和认识林语堂提供一些参考,更希望笔者的粗浅...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林语堂的演讲活动
(一) 国内写作时期
(二) 定居海外时期
(三) 定居台湾时期
二、林语堂演讲辞的主要内容
(一) 学风与教育——对青年教育问题的关注
(二) 是批判还是赞扬——对中国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三) “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认识与融和
(四) 做人与做文——对文人的定位与责任的思考
(五) 高鹗续书的真伪——对《红楼梦》的学术研究
三、林语堂演讲辞的艺术特色
(一) 随便聊聊式的谈话风格
(二) 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形象化说理
1、善于运用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进行说理
2、善于用描写性的语言来代替抽象的说理
3、善于把一些似乎不搭界的东西罗列在一起进行说理
(三) 半雅半俗、亦庄亦谐的语言风格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62154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林语堂的演讲活动
(一) 国内写作时期
(二) 定居海外时期
(三) 定居台湾时期
二、林语堂演讲辞的主要内容
(一) 学风与教育——对青年教育问题的关注
(二) 是批判还是赞扬——对中国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三) “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认识与融和
(四) 做人与做文——对文人的定位与责任的思考
(五) 高鹗续书的真伪——对《红楼梦》的学术研究
三、林语堂演讲辞的艺术特色
(一) 随便聊聊式的谈话风格
(二) 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形象化说理
1、善于运用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进行说理
2、善于用描写性的语言来代替抽象的说理
3、善于把一些似乎不搭界的东西罗列在一起进行说理
(三) 半雅半俗、亦庄亦谐的语言风格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62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86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