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书场原文建构与译文解构——《红楼梦》回末套语英译与启示
本文关键词:模拟书场原文建构与译文解构——《红楼梦》回末套语英译与启示
【摘要】:《红楼梦》回末套语小句以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及物性特征,模拟口头文学"说-听"人际意义建构书场,满足源语读者审美期待。杨宪益与霍克斯译本相应译文中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发生双重偏离,在回末套语层面解构了模拟书场。本文从目标读者角度研究分析,指出《红楼梦》回末套语英译为典籍英译提供的有益启示。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模拟书场 回末套语 建构 解构 目标读者
【基金】:2013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四大古典名著章回标记语及章回体英译研究”(2013M540318)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自宋元以降,我国古典白话小说中惯常出现模拟书场情境,说书艺人经常使用的“扣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等习惯套语被引入书面文学,成为章回接榫的固定模式,即本文所称回末套语。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红楼梦》回末套语英译在国内外引起关注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明;;操纵与翻译策略之选择——《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刘泽权;田璐;;《红楼梦》叙事标记语及其英译——基于语料库的对比分析[J];外语学刊;2009年01期
3 左飚;;文化翻译的策略及其制约因素——以《红楼梦》两个全译本对原文本文化信息的处理方式为例[J];上海翻译;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海平,杨永洁;浅析《婴宁》的叙事技巧[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2 段宗社;;论《苏仙》对神话原型的重现与改写[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3 方灿;翻译批评:从印象到科学——浅谈翻译批评的科学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4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高路,高远;“黄花”=“yellow flowers”?——从一例中诗英译看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必要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李书琴;钱宏;;试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典籍翻译策略之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李志英;异化、归化的理据与层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陈琳;;原文聚焦与译文选词——《红楼梦》文学翻译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马亚娜;;翻译中归化与异化在句法上的体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珑;;网格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林语堂编译《虬髯客传》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任东升;;翻译文化研究的新概念[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杰;郭九林;;从认知角度谈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功能对等[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陆刚;;等效理论张力下的翻译认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建;;从文学翻译中错位文化意象的处理谈起:翻译文学一定要保留“洋装”么?[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士焯;;论译者的写作能力培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李明栋;;从一首古诗的翻译看功能翻译理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高璐夷;;从读者反映论见英译《西厢记》中的文化因素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储常胜;;语言与文化——浅析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郭海霞;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德清;论文学作品的不可译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2 谭娟;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Marketing(节选)翻译报告[D];湘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世昌;;宁荣两府“不过是个屠宰场而已”吗?——论《红楼梦》英译本的“出版说明”[J];读书;1980年02期
2 于子桥,刘宁 ,唐奇芳;2000年美国东亚研究现状[J];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03期
3 袁书会;;论中国早期白话小说的兴起——从独立讲唱者的出现谈起[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4 冯光武;语用标记语和语义/语用界面[J];外语学刊;2005年03期
5 冉永平;;论语用元语言现象及其语用指向[J];外语学刊;2005年06期
6 朱军;衔接恰当,译文生辉──评《红楼梦》的两种译本[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7 王静;文化比较与译者的文化取向——《红楼梦》杨宪益和霍克斯英译本对比研究[J];求索;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镇清;翻译中语言的时空变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刘镇清;从语言的当代性看翻译的文体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3 袁晓;;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儿童文学翻译[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4 李云龙;;目标读者的认知心理与专科词典释义的有效性[J];辞书研究;2010年06期
5 刘镇清;翻译的文体选择初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刘爱玲;;论文化因素与翻译中的创造性——以鲁迅小说的英译本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4期
7 李娟;;试论目标读者对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8 孙志强;;从《论语》的译文特色看目标读者的取向原则——基于辜鸿铭与利斯的《论语》译本研究[J];成功(教育);2012年04期
9 张美芳;陈曦;;巧传信息 适应读者——以故宫博物院网站材料翻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3年04期
10 周望月;邵斌;;《夏洛的网》译介在中国[J];名作欣赏;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镇清;;从语言的当代性看翻译的文体选择[A];华东地区第6届(泉州)翻译研讨会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雪芬 编译;超越广告页的营销[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2 龙奔;从“报纸经营”到“经营报纸”[N];中华新闻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孟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靠数据库锁定目标读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采访人:彭澎 受访人:Andrew S.Elsten;基于目标读者的商业模式[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5 任殿顺;定向营销锁定目标读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晓黎;川少社别出心裁 千元大奖征集对付家长唠叨之术[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范燕莹;了解目标读者 选对宣传节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金鑫;立目标读者占专题市场制高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潘家志(广东人民出版社发行部);影响图书陈列的三种自身要素[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范萍;房地产期刊:行业成长我成长[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薇;目标读者与翻译策略[D];烟台大学;2013年
2 张海卿;文学翻译中的目标读者取向原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刘雪妮;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文化综合类期刊目标读者测量体系建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朱运枚;操纵理论和儿童文学中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凤姣;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05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60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