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20:08

  本文关键词: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 艺术活动 民族文化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同时,党和政府对民族文化艺术持续的高度重视,使得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的社会活动显得更加活跃。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不仅仅是针对哈尔滨市的朝鲜族群众,也服务于黑龙江省内其他县市的朝鲜族群众。虽然尚志市、五常市、阿城市、延寿县等地也专门设有朝鲜族艺术馆、文化馆(站)、文化宫等朝鲜族文化机构和场所,但是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在黑龙江省朝鲜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不仅在文化方面起到重大作用,而且在语言、学术方面也起到了重大作用。例如:朝鲜民族经济文化促进会、老年大学、老年协会、读报组、妇女联谊会等民间社会文化社团和组织,以及省朝鲜语学会、省朝鲜学研究会等省级朝鲜族社团。目前哈尔滨市较大的朝鲜族定期活动场所仅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活动中心一处,便于朝鲜族群众就近开展活动,由此看来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不仅对哈尔滨市,而更是对黑龙江省朝鲜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论文利用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的产生背景、艺术活动、成果以及社会影响力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的发展轨迹,及对哈尔滨市朝鲜民族,乃至黑龙江省朝鲜民族文化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章是,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概况。其中包括哈尔滨市文化艺术背景和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产生背景概述。第三章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1950年~1991年)艺术活动和其它活动。对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这个时期的艺术活动和其它活动进行梳理和分析。第四章是,对市场经济时期的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1992年~2012年)艺术活动、其它活动、展馆、文化交流等活动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五章是,结论。对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历史地位、作用进行论述并总结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在黑龙江省的朝鲜族社会中的地位和做出的贡献。 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对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的发展及艺术活动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今后的朝鲜族民族文化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哈尔滨市朝鲜族民族文化事业更加健康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 艺术活动 民族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12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4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11-12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4
  • 第二章 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概况14-18
  • 2.1 黑龙江省朝鲜族音乐艺术发展14-15
  • 2.2 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的建成15-18
  • 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1950年~1991年)18-24
  • 3.1 概况18-19
  • 3.1.1 队伍建设18
  • 3.1.2 馆内设施18-19
  • 3.2 艺术活动19-21
  • 3.2.1 “下乡”演出19
  • 3.2.2 参赛演出19-21
  • 3.2.3 社会影响21
  • 3.3 其它活动21-24
  • 3.3.1 文化交流21-22
  • 3.3.2 经济活动22
  • 3.3.3 创办朝鲜文杂志《松花江》22-24
  • 第四章 市场经济时期的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1992年~2012年)24-47
  • 4.1 概况24-26
  • 4.1.1 队伍建设24-26
  • 4.1.2 馆内设施26
  • 4.2 艺术活动26-34
  • 4.2.1 “下乡”演出26-28
  • 4.2.2 参赛演出28-32
  • 4.2.3 公益演出32-33
  • 4.2.4 社会影响33-34
  • 4.3 其它活动34-41
  • 4.3.1 文化娱乐活动34-37
  • 4.3.1.1 老年活动34-35
  • 4.3.1.2 少儿活动35-36
  • 4.3.1.3 广场活动36-37
  • 4.3.2 举办比赛37-39
  • 4.3.3 组织座谈会39-40
  • 4.3.4 举办培训班40-41
  • 4.4 展馆41-43
  • 4.4.1 哈尔滨朝鲜族发展史展馆41
  • 4.4.2 朝鲜族民俗博物馆41-42
  • 4.4.3 朝鲜族图书馆42
  • 4.4.4 安重根义士纪念展馆42-43
  • 4.4.5 郑律成生平事迹展馆43
  • 4.5 文化交流43-47
  • 4.5.1 国外演出44
  • 4.5.2 国外艺术团访问演出44-47
  • 第五章 结论47-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莹萱;;时代变迁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郭中兴;;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价值探析[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边策;大众音乐传播价值分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钟宽洪;传统民族歌舞与时代风采的诗化展现──昆明市民族歌舞团作品赏析[J];民族艺术研究;2000年06期

5 于占东;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保护和发展了民族舞蹈[J];民族艺术研究;2001年02期

6 胡益平;;创新社区文化 加强老年艺术团队建设[J];林区教学;2010年04期

7 朴莲玉;哈尔滨市朝鲜语文使用现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06期

8 邓朴安;文艺院团应换骨脱胎[J];上海经济;2004年02期

9 唐红卫;文艺演出业对新疆发展的影响[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红涛;;西藏民族舞蹈继承创新发展之我见[J];西藏艺术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大伟;从新疆歌舞团的艺术实践看维吾尔歌舞艺术的继承与发展(1949-2005)[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2 汪炜;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研究(1996-2005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63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663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b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