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中的风格再现—《初来乍到:回忆录》的翻译报告
本文关键词:论翻译中的风格再现—《初来乍到:回忆录》的翻译报告
【摘要】:基于翻译华裔美籍名厨黄颐铭的自传《初来乍到》,本论文主要讨论的是风格翻译的可能性和如何在目的语中实现原文风格的对应。在本翻译报告所选取的两章——第十三章和第十六章中,作者从一名逆来顺受的法学院学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转变成了在纽约拥有一家中国餐馆的老板。在原文中,由于作者第二代华裔移民的身份,尤其是在翻译的两个章节中,有大量的显示作者写作风格的形式标记,代表了作者口语化和明晰的写作风格。风格标记即作者语言风格的符号体系。风格标记包括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通过分析翻译部分两个章节中的这些标记,其中包括,词汇标记,语域标记,句法标记和修辞标记,并且采用意译为主的翻译手法,译者找到了在目的语中的对应标记。据此,译者认为,要达到风格翻译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意译的翻译手法能更加有效地再现原文的风格。
【关键词】:风格翻译 华裔美国人 意译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3-4
- 摘要4-6
- Part 1 Translation6-57
- 1.1 The Original Text6-32
- 1.2 The Translated Text32-57
- Part 2 Critical Commentary57-71
- 2.1 Introduction57-60
- 2.2 Stylistic Markers & Translation Approaches60-70
- 2.2.1 Lexical Markers60-62
- 2.2.2 Syntactical Markers62-68
- 2.2.3 Markers of Figures of Speech68-70
- 2.3 Conclusion70-71
- Bibliography71-72
- Acknowledgment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贵苍,彭志恒;多元文化语境中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探讨与争鸣[J];华文文学;2003年03期
2 崔莉;梁润生;;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小说《骨》中华裔美国人身份的蝉变[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徐晓英;;从《花鼓歌》的重塑看华裔美国人身份认同的变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4 何娜娜;;解析《骨》中华裔美国人身份的构建历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5 于晓霞;;从《中国佬》看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认同历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6 唐忠江;;经济上囊括与社会政治上驱逐——论《唐老亚》对华裔美国人精神和文化形象的重建[J];榆林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李贵苍,彭志恒;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书写中的生民视角[J];华文文学;2004年01期
8 李贵苍;华裔美国人文化认同的民族视角[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4期
9 黄芙蓉;;唱出华裔美国人的自我之歌——《孙行者》中的西方文化传统的引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覃晓明;;从伍慧明的小说《骨》探析华裔美国人身上的历史与文化创伤[J];科技信息;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斐;;华裔美国人的第三空间身份建构——金斯顿《引路人孙行者:他的即兴曲》的后殖民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雪飞;亚裔甘油三酯升高根子在基因[N];健康报;2008年
2 记者 马小宁;不应遗忘的历史[N];人民日报;2011年
3 林静;华裔美国人取名的不同[N];光明日报;2004年
4 孙少峰 张晶;歧视华裔要不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5 (美国) 赵健秀 梁志英;种族主义爱与种族主义恨[N];文艺报;2003年
6 陈勇 曲俊雅;不同人种基因组差异图初步绘制成功[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希拉里:“我担心的是美国债务太多”[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桃姣;伍慧明的《骨》中创伤与华裔美国人身份的建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陈捷;华裔美国人的身份求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侯燕;《唐老亚》对华裔美国人形象的建构[D];山东大学;2008年
4 马惠琴;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D];西北大学;2002年
5 杨保华;重构华裔美国人身份[D];中南大学;2006年
6 丁敬芝;论伍慧明的《骨》中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协商[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娜娜;华裔美国人的第三空间身份构建—对《骨》的后殖民主义解读[D];鲁东大学;2012年
8 郑贝尔;当代华裔美国人对文化身份的探寻[D];复旦大学;2010年
9 曾奕晖;华裔美国人的第三空间身份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燕;当代华裔美国人的文化适应及文化身份认同探求[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682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68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