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袁水拍的翻译活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06:10

  本文关键词:袁水拍的翻译活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袁水拍 翻译家 翻译思想 翻译实践


【摘要】:对翻译家研究是构建中国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对翻译家的研究应包括其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忽视其中的任一方面都会造成研究的片面性。只有二者兼顾才能完善现有的翻译理论,翻译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以更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袁水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的英美诗歌,为中国学习外国文学和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他也翻译了大量的中国诗词,为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也做出一定的贡献。袁水拍在翻译实践中继承并发展了严复和林语堂等人的翻译理论,可谓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本文对袁水拍的翻译活动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包括他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思想方面。论文首先用描述性方法介绍了袁水拍的生平以及袁作为诗人和翻译家所取得的成就概况,描述了前人对袁水拍作为翻译家的研究,指出了他们的主要观点以及他们的研究的局限性。同时介绍了袁水拍翻译实践的时代背景,然后运用袁翻译的诗歌实例介绍了他的三种翻译策略,即直译,意译和直译加意译。再用分析法分析和归纳了袁水拍的翻译实践的特点以及价值。文中运用了多个诗歌实例进行论证,旨在为全面阐释袁水拍的翻译实践活动与思想提供全面而详实的资料。 本研究结果表明,信达美是袁水拍的翻译思想。本文揭示了袁水拍提出信达美的时间和原因,并对他的信达美做出了深入的阐释。本文还通过对其翻译实践总结出来袁水拍的另外两种翻译思想:袁水拍翻译中的政治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并在实际的例子中对他的这两种思想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作者还探讨了袁的诗歌创作与其诗歌翻译的互动关系,指出袁水拍创作马凡陀山歌的灵感来自他翻译过彭斯的苏格兰民谣。同时袁的诗人身份也决定了他在选择翻译文本的时候倾向于诗歌翻译。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袁水拍在大量翻译实践中,最常用的翻译策略是直译,这与他翻译思想“信达美”中的“信”相吻合。同时,我们有确实的资料表明袁是一位不应该被忽略的翻译家,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一定的的贡献。 本文除了首次全面介绍和总结了袁水拍的翻译思想,还对他在中国译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对他作为翻译家的研究是建立全面的中国译学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研究之一,袁水拍在中国译学历史上有他应有的地位。我们相信本研究的成果将对构建中国译学理论体系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关键词】:袁水拍 翻译家 翻译思想 翻译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059;I046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9-13
  • 1.1 Origin of the study9-10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0
  • 1.3 Methodology of this study10-11
  • 1.4 Layout of this study11-13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3-23
  • 2.1 Yuan's life experiences13-14
  • 2.2 Yuan's achivements in poetry writing14-15
  • 2.3 Yuan's achievements as a translator15-16
  • 2.4 Previous studies of Yuan's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16-20
  • 2.5 Limitation of the Previous Studies20-23
  • Chapter Three Study of Yuan's Translation Practice23-43
  • 3.1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23-24
  • 3.2 Yuan's translation strategies24-36
  • 3.2.1 Literal Translation24-31
  • 3.2.2 Free Translation31-35
  • 3.2.3 The method of literal-plus-free translation35-36
  • 3.3 Features of Yuan Shuipai's translation practice36-43
  • 3.3.1 Reproduction of image in the source text36-38
  • 3.3.2 Verse rendering for verse38-39
  • 3.3.3 Features of Ballad in Yuan's translation context39-40
  • 3.3.4 Artistic beauty40-41
  • 3.3.5 Keeping pace with time41-43
  • Chapter Four Study of Yuan's Views on Translation43-59
  • 4.1 His view of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beauty"43-48
  • 4.2 His view of patriotism in translation48-51
  • 4.3 A translator should have political awareness in translation51-52
  • 4.4 Features of his translation thoughts52-56
  • 4.4.1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53
  • 4.4.2 Focus on literal translation53-54
  • 4.4.3 Readers centteredness54-56
  • 4.4.4 Keeping pace with time56
  • 4.5 Value of his translation thoughts56-59
  • Chapter Five The Interaction of Yuan's Translation and Creation59-65
  • 5.1 The inspiration of Ballad from translation60-63
  • 5.2 The influence of his poet composition on his choice of source text intranslation63-65
  • Chapter Six Conclusion65-68
  • 6.1 Major Findings65-67
  • 6.1.1 A worthy translator65-66
  • 6.1.2 His thoughts on translation are worth our attention66-67
  • 6.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67-68
  • Bibliography68-71
  • Publications during the Postgraduate Program71-72
  • Acknowledgement72-7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仕宝;林语堂的翻译观[J];外语学刊;2004年02期

2 宋晓春;;论翻译中的主体间性[J];外语学刊;2006年01期

3 段峰;;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J];外语学刊;2007年02期

4 王明树;;翻译中的“主观化”对等[J];外语学刊;2010年01期

5 冯文杰,周凤玲;翻译文本的多元性与互补性[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6 陈曦;;中国画论关照下的王维山水诗英译[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1年02期

7 王闽汕;;古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解读与重构[J];莆田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张玲梅;冷赛猛;;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典故文化陷阱[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9 戴桂珍;;“鱼”“渔”之间的旨趣——翻译课中的译例分析与译文比读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10 李光群;刘鹏;;汉英名+名结构互译[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梁君健;;政治性与艺术性:外宣史视角下的《人民画报》办报观念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勇;;文化生态视野下的京派与海派[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4 李瑶;;A Review o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Studies[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郭尚兴;;汉英文化类辞典编纂要端举论——以《汉英中国哲学辞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6 郭尚兴;;论汉英中国文化辞典条目英译的历史认知——以《汉英中国哲学辞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春兰;李晓燕;;译学“特色派”与研究生翻译理论教学[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郦青;;论韵体译诗之可行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任丽青;沈靓靓;;“孤岛”散文又一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10 廖梦南;;商务英语翻译文化转向研究[A];语言·跨文化交际·翻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5 钟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云雁;朱生豪莎剧翻译—影响与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周锡梅;从接受美学视角看吴钧陶与Witter Bynner的杜诗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朱姗姗;形神兼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胡成蹊;文学译者的人文素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孙瑞;朱生豪翻译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潘志娟;从语域分析的角度看《卖花女》中人物语言的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陆子晋;论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11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711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4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