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固艺术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09:44
本文关键词:滕固艺术教育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滕固 艺术教育 精神的培养 民族至高 文化至精 实用 艺术教化
【摘要】:20世纪初叶,,中国正处于社会交替、学术思潮蜂拥而起之际,20年代发生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由文学革命催生出艺术运动。此时的滕固,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型通才,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致力于艺术教育及美术史研究,成为中国现代文化转型时期一位不可忽视的中坚人物。从滕固的求学经历和他以后成就的事业来看,暗合中国现代文化最新潮流,特别是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和艺术理论的研究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本文主要以中国近代艺术教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和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的嬗变为国内背景,以19世纪欧洲艺术教育运动及其对亚洲的影响作为广阔的国际背景,以滕固本人的学术渊源为研究的切入口,分别从文学、美学和史学三个角度详细阐述了滕固艺术教育思想的学术基础,进而总结出了滕固艺术教育思想所具有的民族至高性、文化至精性和实用性的理论特征;另外,从艺术教育本身出发,探讨了滕固艺术教育所具备的“精神的培养”的特有的审美功能及其所要达到的生活充实、工艺改良、经济发展的良好效应和目的;在客观、详实的介绍滕固所从事的艺术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并详细阐述了滕固所提出的“艺术教化”的社会艺术教育核心理念;并分别阐释了“平实深厚,崇高伟大”的办学宗旨、“切戒浮华,反对偏颇”的创作主张、“感受生活,磨练意志”的教学方法以及“自上而下,分级培养”的教育模式等滕固对于学校艺术教育思想所要体现的核心构成。横向上,把握中国近代这一特定时期的中外艺术教育发展状况对滕固艺术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纵向上,从滕固本人的学术基础、治学方法及艺术成就等方面,把握这一时期滕固艺术教育思想的特点。即在概括中外艺术教育总体发展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滕固艺术教育思想的特征、功能、效应以及实践等进行较为客观、详尽的分析和阐述。 本文试图全面展现滕固艺术教育思想的理论风貌,力求较客观、充分的发掘出滕固艺术教育思想的精髓,以彰显滕固艺术教育思想在中国艺术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所具有的价值,并为当下的艺术教育活动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滕固 艺术教育 精神的培养 民族至高 文化至精 实用 艺术教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4
- 一、选题缘由及其意义10-11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11-12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2-14
- 第1章 滕固艺术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4-19
- 1.1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及文化状况14-16
- 1.1.1 中国近代艺术教育浪潮的勃兴15-16
- 1.1.2 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之嬗变16
- 1.2 19 世纪欧洲艺术教育运动的亚洲回响16-19
- 1.2.1 19 世纪欧洲艺术教育运动的产生及其发展状况17
- 1.2.2 日本:19 世纪欧洲艺术教育思潮的亚洲传播者17-19
- 第2章 滕固艺术教育思想的学术基础及其理论特征19-29
- 2.1 滕固艺术教育思想的学术基础19-24
- 2.1.1 推崇唯美,艺术至上19-21
- 2.1.2 至动条理,气韵生动21-22
- 2.1.3 中西合璧,风格表现22-24
- 2.2 滕固艺术教育思想的理论特征24-29
- 2.2.1 民族至高性24-25
- 2.2.2 文化至精性25-27
- 2.2.3 实用性27-29
- 第3章 滕固艺术教育的功能和效应29-34
- 3.1 “精神的培养”:艺术教育的功能29-31
- 3.1.1 精神的培养29-30
- 3.1.2 “民族精神,是艺术的血肉”30-31
- 3.2 滕固艺术教育的效应31-34
- 3.2.1 充实人民生活32
- 3.2.2 改良工艺生产以发展经济32-34
- 第4章 滕固的社会艺术教育思想及其实践34-41
- 4.1 艺术教化:滕固社会艺术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34-37
- 4.1.1 艺术教化的理论内涵34-35
- 4.1.2 艺术教化的主要方法35-37
- 4.1.3 艺术教化的现实意义37
- 4.2 滕固社会艺术教育实践举例37-41
- 4.2.1 美术展览会37-38
- 4.2.2 博物馆建设38-41
- 第5章 滕固的学校艺术教育思想及其实践41-48
- 5.1 滕固的学校艺术教育实践活动41-44
- 5.1.1 中国现代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状况41-42
- 5.1.2 滕固的学校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概述42-44
- 5.2 滕固学校艺术教育思想的核心构成44-48
- 5.2.1 “平实深厚,崇高伟大”的办学宗旨44-45
- 5.2.2 “切戒浮华,反对偏颇”的创作主张45
- 5.2.3 “感受生活,磨练意志”的教学方法45-46
- 5.2.4 “自上而下,分级培养”的教育模式46-48
- 第6章 滕固艺术教育思想对当代的启示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53-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建明;徐习文;;论滕固构建艺术学科的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刘基玫;;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之嬗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姜捷;滕固其人的发现及意义[J];考古与文物;2003年06期
4 陈池谕;滕固 美术史研究方法论之意义[J];美术;2002年10期
5 黄厚明,杭春晓;滕固与中国美术考古学的现代转型[J];美术观察;2005年02期
6 沈宁;滕固艺术活动年表[J];美术研究;2001年03期
7 薛永年;滕固与近代美术史学[J];美术研究;2002年01期
8 沈玉;;滕固史学对当代中国绘画史学的启示[J];美术研究;2009年01期
9 王洪伟;;郑昶《中国美术史》绪论部分与滕固关系考[J];美术学报;2013年01期
10 孟姝芳;;浅论滕固独立自主的艺术观念[J];求是学刊;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813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81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