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为性:从语言到图像
本文关键词:施为性:从语言到图像
【摘要】:"施为性"作为语言中以言行事的现象被语言哲学家提出,解构批评家们在文学研究中对其进行了开拓性的解释。随着施为性概念的扩展,图像作为一种符号无疑也具有施为的特性。在历史上图像就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着崇拜信仰行为,成为显示权力塑造意识形态的一种方式。在图像化时代,图像更是通过其机械复制的特性刺激着大众的物欲,带来消费行为。作为不同类型的符号语言施为和图像施为之间既有共通之处又存在着差异,这一事实为我们在"图像化时代"审视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施为性 解构批评 语言 图像 静观 文学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在20世纪“语言学转向”的思潮中,英国哲学家奥斯丁(J.L.Austin)针对日常语言中的语用问题提出了“施为性(performative)”1概念。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语句都是对某一事物或状态的描述,但是奥斯丁指出也存在着一些日常语言不同于描述性的语句,这些语句的意图并不在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宪章;;语图传播的可名与可悦——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J];文艺研究;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加明;英国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小说叙事理论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王桂亭;;交往的两重性:网络虚拟主体间性考察[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李志红;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傅慧芳;;物质世界的消极冷漠与网络社会的积极主动——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的两面性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祝文燕;;论网络时代的历史定位及其内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谷月娟;媒介形态视角的网络空间探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王欢;刘怡雯;;浅析手机文化的构成与特征[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刘丹鹤;;网络空间与公共领域实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南文化;;过度活动批判——当下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探析[J];长白学刊;2011年05期
10 林芳;;论网络媒介下的视觉文化与青年主体审美思维的重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刘泓;;虚拟游戏的身份认同——网络游戏的文化体验之反思之一[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张冠文;;信息时代青少年媒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何怀远;;“生产主义批判”的历史和逻辑[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赵伟;科技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叶宏;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6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刘玲;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代树兰;电视访谈话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钟琛;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婷艳;我国网络传播中的话语权迁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张壮;传媒责任论[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3 吕晓春;数字化环境与新世纪文学[D];鲁东大学;2011年
4 敬甫;《人民日报》与《南方周末》建构教改公共议题之比较[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5 周蒈;以“死亡”唱响“象征交换”的序幕[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晶晶;自反性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忠纯;论基督教(圣经)对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段载熙;“网络伦理问题”的哲学思考[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9 贺坤;传播学视阈下网络群体极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马兰;论新媒体技术与受众互动传播模式的发展[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洪再新;《十咏图》及其对宋元吴兴文化圈的影响[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01期
2 申达;;消失50年后,国宝《十咏图》重返故宫[J];青年博览;2007年17期
3 赵宪章;;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J];文学评论;2012年02期
4 周笃文;艺苑奇珍《十咏图》─—略论《张先十咏图》的文献与艺术价值[J];文学遗产;1996年04期
5 倪亦斌;;《一团和气》宪宗画 西域藏图揭传承[J];紫禁城;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娜;音乐图像学的历史价值[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曹意强;可见之不可见性——论图像证史的有效性与误区[J];新美术;2004年02期
3 李荣有;音乐图像学学科教育与研究及可持续发展探研[J];中国音乐学;2005年04期
4 范景中;;《图像学研究》中译本序[J];新美术;2007年04期
5 任悦;;一个历史学家的图像观[J];中国摄影家;2008年08期
6 李健军;;艺术史中的现代性读图——读《艺术史中的图像》丛书[J];美术之友;2008年05期
7 张金石;;乐器上的图像和图像中的乐器[J];中国音乐学;2009年03期
8 罗先文;;我国音乐图像学的研究现状和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9 李雪;;开启舞蹈文明的钥匙——音乐图像学对舞蹈发展的重要作用[J];音乐生活;2009年04期
10 黄厚明;;艺术史与图像——《图像的意义》读后[J];美术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江萍;属于这个时代的图像[N];华夏时报;2002年
2 陈汉泽;《图像证史》他人的记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杨小民;韩丛耀和他的《图像》[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杨向荣;文学与图像关系的学理思考[N];文艺报;2010年
5 王倩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神话图像阐释: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胡正强;图像视域下的中国近代新闻史长卷[N];北京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薛倩;图像学为理解当代文化提供新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张弓;形象史学:从图像中发现历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文韬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与技术学院;图像阐释的符号神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赵宪章 南京大学文学院;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向学理深层挺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沈克;理性的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段钢;图像,一种经济哲学分析的向度[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3 汪田明;中国龙的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沈其旺;中国连环画叙事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尹泓;飞天意象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6 罗洁;陶渊明图像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朱天;蒙福之女—从《受胎告知》看圣母绘画形像的演变[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怡然;篡改的语法——浅析图像时代下的图像“真实”和现实“真实”[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2 刘琳;摄影图像解读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李智;中西佛陀和基督盛期造像的图像学释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史国平;文学与图像的碰撞[D];安徽大学;2011年
5 刘小路;进入图像学研究视野的毛泽东图像[D];四川大学;2007年
6 贺华;视像时代的图像学[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7 刘芳宁;摄影图像解读初探[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2年
8 莫芷;图像与符号在视觉语境中的复合运用[D];清华大学;2013年
9 张玲玲;范例图像的有效呈现与优化[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10 许玮;图像的观念[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824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824364.html